阳光讯 近日,记者从网上获悉,在多家网站内,只要输入正确的身份证号码,支付5元钱,就可以查到身份证持有人的个人信息及照片。就此事,多数市民表示侵犯了隐私权,不被接受。而律师表示,商业网站获取居民身份证信息后,应当予以保密;有偿向第三方或网民出售居民身份证信息的行为属违法行为。
5元钱,多家网站查他人身份证信息
昨日,记者在名为“hao123”网站实用工具里面,在有身份证验证、信息查询一栏内,输入了身份证号码,立刻显示出了与身份证号对应的性别、出生日期、发证地信息。
在这些信息的下面,记者发现有一段红字特别显眼——“点击这里查询验证身份证号码及照片的真实资料”,记者点击进入,显示的是 “身份信息认证行业应用服务,身份网ID5提供服务”,提示信息为:请输入姓名,认证身份信息真伪,若认证一致有照片,可进一步比对身份照片;填写被认证人姓名、18位身份证号、认证人的手机号码,选择所属行业,服务费5元每次;可选短信认证、支付宝认证。在身份证号码解读基本发证地,出生日期、性别,18位身份证号,显示该结果仅为编码规则解读并非核查结果。
还有根据已付订单号补查。记者在网页看到,这个信息查询是由身份网提供。同时记者了解,“绝牛网”等网站,支付5元查询费,也可以查询身份证相关信息。
多数市民表示隐私权不被保护
某医院护士金女士表示很气愤,自己的个人信息,在网上花5元钱就能查到,“这样让我感到很没安全感。”金女士告诉记者:“身份证,本来就是代表一个人的个人信息,是一个人的证明,就这样花5元钱,就可以被别人看见,那么人们的隐私权在哪里体现?”
某国企员工刘女士告诉记者:“只要知道对方的身份证号码,花5元钱在网站就可以查到个人信息。这种做法,对于我们40多岁的人来说,是不被接受的。一个人的所有信息都是透明的,那么这个人还有什么安全感?”
发改委明确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收费标准
记者了解到,2010年11月5日,国家发改委网上发出了《关于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有关收费问题的通知》,通知称,“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核定,查询中心对有关单位出示的公民身份信息进行比对,提供“一致”或“不一致”信息服务,可收取公民身份认证服务费。收费标准为:比对内容五项以下(含五项),每次5元;比对内容五项以上,每次10元等。按规定向国家机关、社会福利公益机构和公民提供上述服务不得收取费用。”公安部也曾于2001年成立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事业单位,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营 “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为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提供身份信息核查、人口数据统计等全国公民身份信息服务。
◆律师观点
有偿向第三方出售居民身份证信息属违法行为
网站如果没有得到公安部门的授权而进行收费查询,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又侵犯了市民的哪些权利?记者咨询了陕西瑞拓律师事务所潘峰律师。
潘律师称,公民身份号码是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个人信息应予以保密。
商业网站获取居民身份证信息后,应当予以保密。有偿向第三方或网民出售居民身份证信息的行为当属违法行为。商业网站出售个人信息的行为本身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如因出售行为导致公民财产受到损害,还应当承担相应责任,赔偿受害人损失。国家公安部门及互联网管理单位应当立即责令上述网站停止相关业务,避免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