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师傅从暂住的立交桥下走出去坐公交车,准备到干零活的地方 本报记者王警摄
1月11日,从宝鸡来西安打零工的杨宗厚将捡到的钱包还给女失主时,索要“早饭钱”遭到辱骂,昨日,本报报道此事后,许多市民打来热线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
市民:索要少量奖励不为过
昨日,市民胡女士看了本报报道后,打来电话对杨宗厚表示理解。胡女士说,她是一名保洁员,工作的时候也常捡到一些身份证,原来她也尝试通过钱包内的电话,联系失主,“有一次,我好心好意打电话过去,人家以为我是骗子,还骂我!后来,我再也不做这种事了……”胡女士坦承,费时费力联系上失主,如果能有一份奖励或者感谢,很能鼓励她继续做这种事。
“应该给杨师傅一些经济补偿,如果都像失主的做法那样,以后大家再捡到东西,都要搭上自己的时间、话费,甚至金钱,我想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这种好事了,10元钱这种少量的奖励一点都不为过……”市民齐先生说。
昨日,有15名市民打来电话,不约而同对杨宗厚捡钱包索要财物表示支持。少量奖励在现今社会中,能促使更多人参与做好事,与“拾金不昧”的传统并不冲突。“见义勇为国家都奖励,为什么做这点好事,就不能奖励呢?”苏先生说。
“我坚持想让她给我道个歉”
昨日,记者再次来到杨宗厚的住处。在南二环一处立交桥下的支柱旁,一张木板、两块石墩、一床被褥、两双皮鞋、几件衣服……这里是杨宗厚在西安的“家”。
杨宗厚说,平时就靠给人打零工,再捡些瓶子为生,运气好的时候,一个月挣1300元,运气差的时候,800元他也很满足。“我靠体力吃饭,不丢人!”在垃圾堆、厕所、乱石堆、公交站旁的杂草中,他总能捡到一些证件和银行卡,“这些应该都是小偷偷了钱包后扔的!”杨宗厚说,自己丢过一次身份证,由于老家在宝鸡,必须回老家补办,很麻烦,而且没有身份证,找工作也不方便。于是,每次捡到身份证后,如果有联系方式,他都会尽量联系失主,“实在难联系,我就把它放到路边显眼的地方,希望有人能回来捡!”
杨宗厚说:“其实,我一直坚持想让那个女孩给我道个歉,别误会我跟小偷是一伙的就好!别看我没钱,穷!但我觉得做人要讲良心,误解我的女孩,确实伤害到我了,但以后再捡到钱包或证件,我还是会选择联系失主还给他!”
新闻回顾:男子捡到钱包归还女失主 索要10元"早饭钱"遭辱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