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毕加索现有1147幅作品登记失窃 成窃贼最爱(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现代快报  2012-01-29 21:2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女星街头半裸宣传公益
女星街头半裸宣传公益
第13届NRJ音乐颁奖礼
第13届NRJ音乐颁奖礼
·汉代“造”玉凳拍2.2亿 网友指当时未发明凳子
·澳大利亚总理遭土著居民围堵 脱困时跑丢鞋(图)
·广东百余师生每人交千元未能上卫视春晚 学生大哭
·湖北农村小学缺钱缺人 老师称谈论工资时受屈辱
·西藏所有寺庙将实现九有:有4领袖像国旗人民日报
·男子疑妻子出轨在其腹部刺“偷男人的下场”

  下图为2010年失窃的毕加索的《鸽子和绿豌豆》

  上图为2012年失窃的毕加索的《女人头像》

  众多世界名画中,窃贼最偏爱谁的作品?设在英国伦敦的艺术品遗失登记局统计显示,已故西班牙绘画大师巴勃罗毕加索的画作最受窃贼“青睐”,现有1147幅作品登记失窃、失踪或有争议。

  窃贼最爱毕加索

  艺术品遗失登记局是一家艺术品犯罪追踪机构,自1976年开始记录世界范围内丢失的艺术品,是全球最大的失窃艺术品资料库,向警方和艺术品买家提供资料。

  2012年1月9日,毕加索1939年创作的《女人头像》油画在希腊首都雅典的希腊国立美术馆失窃,随后,艺术品遗失登记局制作一份“窃贼最青睐”画家和艺术品失窃最多国家榜单。

  榜单显示,失窃、失踪或有争议的毕加索画作为1147幅,比名列第二位的画家失窃作品多一倍多。位列榜单第二位的是美国现代艺术家尼克劳伦斯,登记失窃作品557幅;第三位是20世纪俄裔法籍超现实主义画家马克沙加尔,失窃作品516幅。

  入选榜单前十位者包括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美国波普艺术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荷兰17世纪画家伦勃朗等人。

  英国失窃艺术品最多

  根据艺术品遗失登记局的榜单,英国是登记失窃艺术品数量最多的国家,失窃艺术品占总数的40%;美国排名第二,失窃艺术品占总数的大约16%。难怪有人戏称:“如欲手头藏品失窃,速将该物送往英国。”另外,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几个有着漫长艺术收藏史的国家是榜单“常客”。

  伊拉克过去10年在榜单上位置“飙升”,自2006年以来有超过3000件艺术品登记失窃,而先前这一数字不足100。这一显著变化一方面由于博物馆开始清点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丢失的艺术品,另一方面则因为萨达姆侯赛因统治时期,在艺术品遗失登记局登记的失窃报告非常少。

  鉴于艺术品遗失登记局的统计以西方艺术品为主,一些艺术藏品丰富的亚洲国家没有出现在榜单靠前位置。

  艺术品用于黑市交易

  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艺术品和古董罪案部门警官伊恩劳森把艺术品盗窃分为两类:随机作案和目标作案。

  随社会经济状况变化,艺术品窃案呈现新趋势。劳森说,在黑市,一些犯罪分子甚至以艺术品代替现金,用于毒品和枪支交易。英国《每日邮报》27日援引他的话报道:“艺术品易于带出国,因为海关人员可能不知道那是失窃艺术品。如果犯罪分子携带毒品或枪支出关,则会被捕。”

  “一幅画作如果失踪多年,则有利于某些人宣称对它的所有权,因为取证非常难。”

  在英国,金属价格不断攀升,金属雕塑失窃案数量呈上升趋势。劳森说:“由于金属价格上涨,金属雕塑盗窃案明显增加……包括战争纪念碑和匾额失窃。它们易于熔解,因而难以取证。”新华社特稿(现代快报)

编辑:张丹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