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南乱罚款 光罚款不开票
中午10点50分,车辆行驶到河南省叶县,正走着,一辆无牌照面包车从后追上,转向灯也没打,就直接停在大卡车的前面,迫使大货车停下来。路政人员让司机拿出运营证,并询问司机得知拉的是香菇。
这位路政人员在没有进行丈量,拍照等任何措施,就说车辆超高,司机识趣的说给交警50块钱,让他们走。拿到钱的路政人员二话没说,把证扔给司机,连罚款票据都没有留下,更别提罚款的原因了。随后他急速钻进面包车,开起来就走了。在货车前行了大概10分钟之后,又有一辆警车从后面追上来,同样在货车前停下来。要求看司机驾驶证,行驶证,司机识趣的给了50元钱,放在他们车中间的座位上,路政人员看到钱后,立刻把驾驶证、行驶证给司机,并喊拍照的路政人员赶快走。货车走了没有几分钟,又被一个无后牌的面包车的路政人员拦住了,司机告诉他们说刚刚已经被罚款了,只是没给罚款票据。交涉过程中,拦车的人发现了记者,立刻改口放行,说不罚。他们说自己是超限站,流动治超的,可是当记者提出看他们证件的时候,他们拒绝。
记者换了一辆车,跟随这些号称是治超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拦截了另外几辆车罚了款,有一辆车还是空货车,什么也没有拉,一样要罚款。在这个空货车司机偷偷给这位治超工作人员一些钱后,这位工作人员才拿钱离开。记者跟随几位货车司机,在这趟线路进行了近半个月的调查,记者发现几乎所有跟随拍摄的司机,无一例外都遭遇了罚款。
现在跑的大车都是为了赶时间,多跑一趟,多挣点钱。而罚的钱也得自己掏。
记者注意到,大部分罚款没有开票,也没有处罚决定书,有的即使开了票,也不知道罚的什么内容。长途货车司机几乎已经习惯和默认了这种处罚方式。没有人问为什么被罚。几乎车辆被拦截后,司机们都不会多问而会选择主动交罚款。
而他们最怕的还不是交警和治超队,他们最怕的是路政的车辆。一个货车司机告诉记者,今天他被路政罚了两次,一个6千5,一个7千5,一共1万4,
(四)记者回访河南叶县 乱罚款交警被停职
在河南省叶县的交通运输管理局,记者并没有见到节目中收取罚款的那位执法人员,叶县交通运输局纪检组长王晓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向王组长确认,昨天《经济半小时》节目播出的涉及到的那位执法人员,是否属于叶县交通局。王晓峰回答说,初步查明他是交通局下属二级单位运管站的一位职工,他是属于是个人私自上路,没有受单位的委派。
王晓峰还告诉记者,节目播出后,叶县交通运输局马上成立了治理路政执法不轨行为专案组,节目中出现的这位执法人员已经被停职,正在接受专案组的调查。
他表示,看了昨天的报道以后,作为交通局相关人员,感到非常遗憾,给县里带来了不好的负面影响。交通局有初步的这样一个处理意见,即对涉案人员停止工作、停发工资,调查落实后,责令其写出书面检查,限期调离工作岗位。并要求全部执法人员都要停产,参加业务知识培训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要提高执法水平重塑交通形象。
但是当被记者问到之前是否接到过司机的举报时,王晓峰坚持说之前没有。
针对2月7日节目中提到的豫D警3511警车以及当事交警的情况,记者又来到了叶县交警大队的上级单位叶县公安局,见到了公安局局长李根太。
李根太说,公安局目前正在调查。昨天晚上中央电视台二套播出了许南公路在沿线段有乱收费、乱罚款这种情况后,县委县政府还有市公安局非常重视。今天中午县里专门召开了情况通报会,并从纪检、督查、检查和交警部门抽调人员参加。第二,对于中央电视台曝光的豫D警3511的警车所在的陆巡中队队长停职调查。最后,对暗访发现的这个问题,公安局将硬起手腕,严肃查处。不管涉及到谁,涉及到哪一级,都会坚决依据有关的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县局党委在这一点上绝不护短,只有这样才能向上级、向广大人民群众有所交待。
当被问及之前工作中,是否发生过这样的现象时,李根太说,前几年有,这几年针对这种问题,公安局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和办法,比如不允许交警在路上收取现金。《行政管理处罚法》有硬性的规定,除了《行政管理处罚法》三条硬性规定以外,对于其它的一些交通违法行为,一律不能当场收取罚金,实行的就是罚缴分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