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日晚10时许,劳动路一加油站工作人员为车辆加油 本报记者赵雄韬摄
油价又涨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都不是个好消息。那么,油价的上涨对于我们有着怎样的影响,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又该怎样调整才能使得油价更为合理呢?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教授、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西安交通大学经济金融学院何雁明教授、知名财经评论人士叶檀女士,以及相关行业当中不少小人物。
新闻回顾:油价上调每吨涨600元 西安97#汽油步入8元时代
涨价之惑
成品油价格机制存在“时间差”
为什么中国油价“只涨不跌”?这也是当下不少人不大理解的一个问题,对此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教授认为,这是老百姓对于成品油定价机制不了解所造成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存在时间差的问题,即调价频率较小,调价时间比较长。另外每次上调时要考虑各种因素,往往在国际油价下降的时候再调就与价格机制相偏离。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表示,低通胀给了涨油价一个很好的理由,不过反过来,油价节节攀升,可能又会使通货膨胀重新抬头,管理层应谨慎行事才对,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控制油价
难像粮食、猪肉那样调控
西安一位私家车主张先生开玩笑,“不断上涨的油价,让我们很多人已经从承受变成忍受了!”我们也曾“忍受”过猪肉价格大涨的情形,而后政府的调控,很快使得肉价有所回落,那么此番油价上涨,能不能也调控下呢?
“虽然我们的石油储备已经从一周延长到了一个月,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如果以石油储备来调控当前油价,或许还是调节能力有限,有心无力。”何雁明说道,“我们的石油储备相对于粮食储备,可以说才开始起步,而且我们的粮食自给率相当高,而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56%。”
何雁明认为,在新能源方面,我们也有不少尝试,很多已经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但是经济上能否实现还有一定局限性。
定价机制
打破垄断才是“正道”
“或许只有打破行政垄断,实现市场化,才能使得油价真正合理。”对于成品油定价机制该如何调整,何雁明如此回答。在何雁明看来,虽然“中石油”、“中石化”都已经是公众企业了,但还没有完全脱掉“政府外衣”。而只有打破其垄断地位,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等也有资格进口燃料油,允许他们增加加油站的建设,让油竞争起来,才能反映合理价位。
董秀成则从调整周期方面进行分析,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在高位震荡,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新的更能够反映国际市场变化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一旦推出,国内调价可能更频繁;另一方面如果新机制不推出,成品油调价相对滞后,石油企业亏损加剧,生产积极性降低造成供应短缺,仍然会出现“油荒”的可能。而根据有关部门透露的改革信号,新定价机制的调价周期将缩短,调价节奏会加快,这将给市场油品投机“囤货”增加难度,有助于减少市场的炒作成分,降低“人为油荒”出现的可能性。
相关新闻:
西安油价"8元时代"来临 网友:突破10元年底将至
发改委:4月底前将2011年油价补贴资金拨付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