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不透明,资料不真实,是许多网络相亲者遭遇的问题。 图/东方IC
■文/记者张潇 实习生尚亚玲
近两年,网络相亲骤然火爆,迅速发展到今天,相亲网站在逐渐正规的同时,遭遇的新问题也越来越多,有人迅速牵手成功,有人却遇到“极品”、被骗、或被“人肉”,相亲的过程越来越像是大浪淘沙,而近日实名制相亲网站的推出能否提高“淘沙”的效率?本报联合西部网、西安新闻网对此现象做了民意调查,共有342名受访者参与。
“网络相亲再次受到欢迎的原因是什么?”52%的受访者认为“‘宅’在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51%的受访者觉得是“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生活”。7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社交圈太小”。36%的受访者因为“家里、社会给的压力太大”。15%的受访者因为“媒体对于相亲的宣传引导多,自己逐渐接受”。
25岁的吴申刚刚硕士毕业,在某研究所工作3个月,刚刚注册成为某婚恋网站的会员,还没有女友的他表示:“没办法,工作几乎是天天加班,一周一个休息日都很难保证,要是靠自己认识女朋友,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吴申周围的同事多为单身男士,周末相亲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固定日程,在网上注册的更是绝大多数,现在大家打招呼口头禅就是“上次相亲感觉怎么样?”
而26岁的西安女孩王佳选择网络相亲是因为自己太“宅”了,她的看法是:“下班就懒得出去活动,总不能待在家里等白马王子上门吧?”据了解,国内几家大型相亲网站注册用户都超过了千万。
相亲动机有人认真有人娱乐
被问到网上相亲的动机时,50%的受访者为了“找个合适的对象相处结婚”。15%的受访者表示想“好好谈场恋爱”。20%的受访者心态则是“凑热闹,娱乐,说不定还能有一段邂逅”。还有15%的受访者选择“其他”。
大三女生林薇注册了好几个知名的相亲网站,注册3个月,她收到了将近400封联系信件,和室友一起热烈讨论发信人是她最近的一项特别“工作”。林薇说:“网络相亲是无奈的最后选择。有这样想法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电视上到处都是相亲节目。”
某大型网站做的《2010~2011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查报告粉皮书》数据显示,2010年相亲开始成为全国婚恋热点,逐渐发展成了多元化的相亲模式和约会方式,使得大众的婚恋交友渠道越来越多。
谈到网络相亲,48岁的市民王秉承很赞成,他的儿子今年26岁,一直单身,夫妻俩非常着急,现在夫妻俩每周必看相亲节目,“一有合适的,就偷偷记下联系方式,也催促孩子尽快注册个网络相亲,哪怕他自己没时间,我们先看看呢。”他的妻子说:“我看着电视上那种有父母做参谋的相亲节目挺好的,你自己挑几个喜欢的,父母再帮你斟酌一下。”
57岁的李舒华是某国企的退休人员,妻子在2010年患病过世,2011年下半年,他在网上注册了自己的信息,想找个同龄人做老伴,注册了半年,真正联系的信件寥寥无几,他叹气说:“年纪大的人还是不太信任网络,我这个年纪的人还是走老路吧。”
据统计,目前参与网络相亲的人群中,70后和80后为主力人群,23~35岁人群占近七成,其中26~30岁人群最为集中,占31%。
65%受访者担心网上资料有假
“在网上相亲最担心什么?”65%的受访者担心“对方资料信息不真实,受骗”。25%的受访者担心“网上和现实差距大,难以接受落差”。10%的受访者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在南郊工作的程志文讲述自己的一段经历,有个各方面条件非常优秀的女孩多次主动来信对他表示青睐,非常热情,而且急于见面,他当时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一个星期后他打女孩的电话,却发现名字对不上,疑惑之际,网站发来邮件,说该用户存在诈骗嫌疑,这次经历后,他毅然删掉了自己的注册信息。
在广州曾做过3年网络红娘的张丽觉得,网恋肯定会有风险,人多、时间短,无非就是看看照片看看资料,几年前相亲网站上只有一些简单信息,的确很容易被假资料骗。
家住西门附近的某中学老师刘珊珊注册网站3年,见过了约10名网友,她觉得大部分人还是和资料符合,只有一次例外。她说,“这名男孩条件还可以,照片非常帅气,聊了大概有一个星期后,总是不提见面的事。刘珊珊为了节省时间,主动提出见面,对方却总以各种理由拒绝,直到她最后摊牌说:“不打算见面就不要继续联系了。”对方才说自己用的都是别人的照片,这让刘珊珊非常生气,“其实我对长相要求也不高,但这种行为让人觉得很不靠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