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余村民被拖欠租金的土地
如果,市委书记没“下访”,那么,300余户、600余村民可能就要拉横幅“上访”;
如果,市委书记没“下访”,那么,久拖未决,涉及数百万土地租金的老大难问题不知道还要拖多久;
如果,市委书记没“下访”,那么,这个问题不知还要经历怎样的“剪不断理还乱”。
然而,一切,都随着市委书记于伟国的一次“下访”而有了转机。
明天,海沧区洪塘村的300余户村民,将可陆续领回被拖欠达近半年的土地租金(总计约210万元)。
一个疑难的复杂难题,为何可通过一次接访,得到快速解决?连日来,记者走进洪塘村,通过相关当事人,还原市委书记“第一次接访”始末,并解析市领导常态化接访背后的难题解决机制。
市委书记“下访”
几百村民放弃“上访”
两个多月过去,再次还原当时的“紧张”情景,东孚镇洪塘村的村主任林燕和还是有点紧张。
“说实话,作为村主任,我更紧张的是,村民们当日会不会去‘上访’,去拉横幅。”作为村主任,同时也是被拖欠租金的一员,林燕和理解村民们当时急于表达诉求的情绪。
村民们被拖欠土地租金的,是一块多达353.69亩的土地。2000年7月,这个村将353.69亩土地由村集体租给有关政府部门下属的相关单位,租期长达30年(5年支付一次租金),后又经过多次转租。由于转租关系未理顺,有关单位以土地被其它单位占用为由,拒绝支付租金。
这一租金共涉及该村300余户、600余村民。为此,从去年年底以来,村民们就开始向有关部门不断反映这一问题。
“有关部门也为此专门召开协调会,但并没有达成解决方案。”村民陈辉煌是另一名村代表,他透露,在区、镇多次协调未成后,一些村民开始有点焦急起来,提出要“上访”,甚至准备去拉横幅。
2月14日,当报纸上通告市委书记次日将到东孚接待来访群众后,一些村民开始在商讨,如何让于书记知道村民们的诉求。
“一些村民本想到现场去拉横幅。但最后,多数村民还是达成一致,派我和其他两名村代表到接访现场,争取向市委书记当面反映问题。”林燕和透露。
市委书记听村民吐了半小时“苦水”
2月15日,东孚镇政府,这是此次市领导下基层常态化接访的“第一站”。
一大早就赶去东孚镇政府的三名村代表,很难想象到能有幸成为了市委书记接访的第一批来访群众。“可能是这涉及到几百名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才有幸争取到这个‘第一’。”林燕和自己这么分析。
村代表们记得很清楚,那天下着小雨,不少市民来到东孚镇政府等待接访。
“一进门,市委书记就请我们不要着急,慢慢讲。”村代表陈辉煌如此回忆。在递上相关材料后,就如事先约定的一样,由表达能力较强的村主任林燕和,直接向市委书记反映诉求。
林燕和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于书记不断在记,不断点头表示肯定。
“土地租赁涉及该村300多户农民的利益,是件大事。”林燕和记得很清楚,市委书记当时头转向一旁的海沧区委郑书记,首先肯定了村民派代表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的做法。
之后,在进一步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他随即要求有关部门帮助他们尽快把问题解决好,切实维护村民的切身利益。
市领导“牵头”
200多万元的租金到账
当晚7时许,市委常委、海沧台商投资区党工委书记、区委书记郑云峰带领多个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直接来到了洪塘村,和村代表、部分村民直接见面。
“前后近一小时,在更详细地了解这一起租地纠纷后,郑书记当场确定了办理的部门,限期一周时间,理顺承租关系,提出解决方案。”林燕和说。
在这之后,海沧区专门召开了信访专题会议,确定了新的责任部门、责任单位,并明确具体受益方于3月5日将租金打到相关账户。但村民们还有一个合理的诉求:由于复杂的承租关系,这已是他们第二次被拖欠租金,他们担心,以后有关责任单位再扯皮,还得重走艰难的诉求之路。
据悉,在海沧区、市农林水利局的直接牵头下,洪塘村与相关单位签订了补充协议。复杂的承租关系迎刃而解。
“这笔210万元的租金已经到账,在与村民进行最后的土地测量后,明天,我们就会把钱陆续发放到村民手里。”昨晚,村主任林燕和向记者如此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