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六要点
经济建设是基础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基础先行,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要加强要素集聚集群,强化产业互动联动,突出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三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结合、科研机构与企业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军工与民用科技资源结合,促进经济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
四是统筹区域城乡发展。要深入实施关中创新、陕北持续、陕南循环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整体谋划、板块开发、错位发展,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五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更加自觉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主动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政治建设是保障
一是支持人大履行职能。二是发挥人民政协作用。三是发展完善基层民主。四是巩固壮大统一战线。五是推进法治陕西建设。
文化建设是引领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发展繁荣文化事业。三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四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社会建设是根本
一是切实增加群众收入。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促进群众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引导群众增加家庭财产、争创殷实家业。
二是不断提升就业水平。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统筹解决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进城落户和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继续推进全民创业、家庭创业、自主创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微型企业,鼓励和支持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三是加快完善社保体系。力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两年内覆盖城乡全体人民,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基本覆盖所有从业人员,逐步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加快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四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继续加强学前教育,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健全覆盖城乡的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
五是加快医疗卫生发展。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努力使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加快公立医院改革,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外资兴办医疗机构。
六是创新社会管理服务。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加强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推广先进技术和节能产品,加快全国低碳试点省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城市公园绿地、休闲广场等设施,强化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大噪音、光、重金属等污染治理,启动细颗粒物(PM2.5)监测,实施关天经济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党的建设是关键
一是切实加强理论武装。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掌握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是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三是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深化农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和城市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活动,加强机关、企业、高校等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步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
四是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党内制度体系。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推行党代表任期制,建立党代表提案制。
五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
六是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积极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关键领域和重点部门的监督。巩固和扩大村民监督委员会等反腐倡廉制度成果。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