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行为政府不知情
《21世纪》:绵阳紫荆民族中学被拆除一事,当地政府是什么态度?
李泽:我们当时和万达集团签署了协议,声明在未获得香港方面同意的情况下,不能私自拆除紫荆民族中学,目前对于万达的私自拆除行为,绵阳市政府已经对万达集团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后续或许将有处罚措施出台。
《21世纪》:万达集团是如何取得绵阳紫荆中学的土地使用资格的?
李泽:万达集团在绵阳的实际投资规模约在40亿元左右。而在涉及包括绵阳紫荆民族中学,绵阳师范学院,绵阳电信、邮政家属区的土地及附着物,土地面积共计130亩,万达集团的花费是5.33亿元人民币。其中还包括给当地居民无偿修建300套拆迁安置房,据我所知,万达集团在绵阳的购地成本已经高于了其在国内某一线城市的购地成本,绵阳市政府不存在和万达集团的灰色链条关系。
《21世纪》:这7000万的修建资金从何而来?
李泽:绵阳紫荆民族中学未来新校区7000万建设资金中,其中有5000万元来自万达集团上述5.5亿元的购地花费,而剩余的2000万由各方筹集。
《21世纪》:香港教联会称绵阳是变更了紫荆民族中学土地的用途才进行告知,是实情吗?
李泽:我不清楚。在万达集团2010年8月与绵阳市政府签署实质性投资协议后,对于绵阳紫荆民族中学未来的处置,绵阳市政府和香港教联会进行了多次协商,最终在2011年11月30日达成协议,声明同意民族中学的学生进行搬迁,但不同意拆除现在的学校。
事实上,今年5月7日,香港发展局还特意派出了工作人员来到绵阳,协商紫荆民族中学的处置事宜,并约定在5月24日再次协商,但在5月19日晚,紫荆民族中学便遭到了万达集团的私自拆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