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内许多地方发生了涉日游行活动。其中,一些非理性的行为让人感到遗憾。有日本媒体幸灾乐祸地称中国抗日陷入“暴徒化”,并预测会给中国社会带来动荡。这也让石原之流找到了鼓动的口实。
没有谁会怀疑祖国遭受欺侮时涌动的爱国激情,没有谁不能理解当祖国遭遇挑衅后同胞们的愤懑与抗争。因为,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注定要被欺凌,一个永远韬光养晦的国家必然受气挨打。但是,有一个残酷的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靠那些失去理性的行为,我们可以保卫钓鱼岛吗?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
所谓“中国人一天不买日货,日本一半以上的工厂就要倒闭;中国人半个月不买日货,日本人整个工业支柱就要彻底垮台”的宣示,不过是血脉贲张的幻觉,地球村下“绝缘”作用能有几何?而一大群人围住同胞的合法财产,貌若“大义凛然”地破坏,除了让法治文明蒙羞,只会让饱受其害的手足受伤。一大群人围住在华的日本公民,看似“同仇敌忾”地讨伐,更是自降身价的冲动,正中日本右翼政客千方百计挑起事端的下怀。
理是理,非是非。失去理性的暴行,这与日本政客的蛮不讲理又有何异?丧失理智的拳头,吓不走嚣张的恶犬。泄愤式的“爱国”表达,只能让贼人偷笑、外交被动、同胞伤心。
自日本不顾中方交涉9月10日宣布“购岛”计划以来,中国政府从发表官方声明,到划定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从派出海监船开展维权巡航执法,到驳回日本方面无理抗议,从向各国驻华使节作专门通报,到向联合国提交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尊重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努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诚意和态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捍卫祖国的核心利益,是一场道义的较量,一场正义与否的交锋,我们不能被日本的无赖带着走。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让世界看到,和平崛起的中国,政府治理在进步,国民素质在提升。大时代需要大国民,日本右翼最惧怕中国国民的强大。理性爱国、奋力强国、精心治国,才能真正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理性爱国才是真正的爱国
理性爱国首先是合法爱国,而不是违法爱国。违法爱国不叫爱国,叫害国。在此我们呼吁:你有抵制日货的权利,但你没有打砸日货的权利;你有烧毁自己日货的权利,但没有烧毁他人日货的权利。抵制日货可以,但要做到:不砸车,不砸店,不砸人。总之,保持理性,有序抗日,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详细】
表达爱国,不能僭越法律底线
表达爱国,天经地义,但爱国绝不是僭越法律的借口,否则爱国行为,就会异化为违法犯罪。在中国的日系轿车是我国公民的合法财产、劳动所得,打砸这些财产,并不会对日本造成任何损失,倒霉的是自己的同胞。我国采取的反制措施是有力的,广大民众要积极拥护支持,理性表达爱国热情。在日本侵犯我国主权时,我们当然要亮出自己的态度,但爱国行为应该在中国的法律框架内。维护法律尊严,是爱国的应有之义,相反,僭越法律底线的所谓“爱国”行为,只会授人以柄,有损国家形象。
理性爱国 以可取之道发出中国人的呐喊
主权问题本质上是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最终依靠外交等途径来解决。自发上街、抵制日货只是国民情感宣泄的象征性举动。错误地将国与国的问题上升到国民与国民间的互不谅解、暴力行为,既无助于现有问题的妥善解决,还可能将问题涉及的层面扩大化。中央政府正就钓鱼岛问题向日方严正交涉,在此时刻,尤需国民给予政府足够的信任与支持,暴力袭击在华日籍人士,则有可能颠倒对是非曲直的国际判断,损害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国际形象,让中央政府陷入外交被动,这不是帮忙而是添乱。【详细】
请尊重我使用日货的权利
经济是一种手段,“抵制日货”当然可以对日本政府起到一定的施压作用。一个公民自愿抵制日货以表达爱国热情,当然没有问题,更是值得称颂。但是,在如今的法治社会,我们必须思考和坚守“抵制日货”的合理边界,否则,结果就可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但是,目前的“抵制日货”,似乎有偏离合理边界的趋势,这就值得警惕了。【详细】
爱国也有法律边界 打砸同胞日系车荒唐无稽
那些在戾气驱使下砸毁别人汽车的人,则是不折不扣的违法行为。日本政府侵占我钓鱼岛,他们却侵犯同胞的私有财产,其行事逻辑荒唐无稽,其行为方式涉嫌犯罪。爱国是一种美好的情操,也是一种有边界的行为,表达爱国热情不能悖逆公序良俗,更不能脱离法制轨道,否则就会亲者痛、仇者快。【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