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1时许,西安市南门外,一只鸽子在护城河边砖砌的台阶上觅食。也许是因为地面湿滑,鸽子下台阶时小心翼翼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华商报记者 张杰 摄
“雨水再这么不停地下,我都有点忘记阳光的味道了。”网友的这句话,恰如其分地代表了这些天很多人的心声。
截至昨日,我省已11天处于阴雨连绵的状态。久违的晴天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呢?天气预报显示,此次降水将于明日起逐渐停止,西安后天将迎来久违的晴天。
据气象部门的统计,9月6日至9月10日,关中、陕南大部过程降水量50-120毫米,其中9月8日当天,周至、户县、长安、太白、武功、兴平与石泉7个县(区、市)出现暴雨,9日镇巴县出现大暴雨。10日至15日,全省各个站点均出现降水,其中陕北南部、关中陕南大部过程雨量在100-200毫米之间,陕南西南部部分地区过程雨量超过200毫米。对此,省气象台连续发布了暴雨预警。昨日,全省大部分地区都在降水的范围之内。
持续的降雨也让市民们叫苦不已。不少网友借用打油诗调侃:“问西安晴为何物?只叫人晒不干衣裤,天天被雨hold住,只叫人发霉无数,天堂雨伞遮不住,空调底下吹内裤。白素贞,住手吧……许仙真的不在西安住!”气象专家表示,预计9月18日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退,我省高空转为受西北气流控制,降水逐渐停止。据悉,省气象台昨日16时解除暴雨蓝色预警。预计西安今天中雨转小雨,明天多云转晴,后天迎来久违的晴天。趁着天气转晴,大家快晒晒就要发霉的衣物被褥,或者约上亲朋好友出去转转,放松一下心情。
专家指出,这次持续降雨虽然以绵绵细雨为主要特征,但持续时间长,土壤表层持水量较多,需要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和山体滑坡等灾害带来的损失。省气象局、省国土资源厅昨日继续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报:9月16日20时到9月17日20时,西安、铜川、咸阳、渭南、宝鸡、汉中等部分地区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请注意防范。 华商报记者毛蜜娜 通讯员浩宇
为何降水持续这么多天?
专家:冷暖空气交汇频繁
为何今秋我省会出现持续时间如此长的秋雨?气象专家解释说,主要还是冷暖空气相互作用导致的。
气象专家说,某一地区的降水形成,大致有3个过程,首先是水汽由水源地水平输送到降水地区,这就是水汽条件;其次是水汽在降水地区辐合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结成云,这就是垂直运动条件;最后就是云滴增长变为雨滴而下降,这是云滴增长条件。这3个条件中,前两个属宏观过程,主要决定于天气条件,第三个条件属于降水的微观过程。陕西秋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绵绵”二字上,一方面反映出这一阶段的降雨量较大;另一方面,反映出降雨持续时间长、降雨日数较多。我省连阴雨多年平均过程雨量一般在50毫米以上,且以南多北少为特点。
形成秋淋的主要原因是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秋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像一座大山盘踞在我国东南地区,阻挡了南海或者印度洋上的暖湿空气,这些暖湿空气就顺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侧或西北侧北上,进而产生的西南气流将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陕西地区,使这一带具备比较丰沛的水汽条件;同时,伴随秋季的来临,冷空气不断从青藏高原北侧东移或从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倒灌,冷暖空气在我省上空频频交汇,于是便形成了陕西秋淋。
据介绍,虽然秋季这种冷暖空气交汇的活动比较容易出现在我省上空,但不同年份也有所差异。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上世纪末,秋淋现象就不够明显。 华商报记者毛蜜娜 通讯员浩宇
编辑:
上一篇:西安一栋楼住户没门牌号 每层16张"孪生门"常被认错 下一篇: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和平艺术展在西安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