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
“原来,黄埔大学和黄埔军校没关系”
三年前,满怀着对位于大城市的北京黄埔大学的期待,老家位于华东某省县城附近乡村的小周(化名)来到黄埔大学报到。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揣着沉甸甸梦想的小周心中有些忐忑,这所学校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周边的荒凉让他丝毫“触摸”不到大城市的气息。
学校距离河北仅3公里
小周不知道这里距离北京南六环21公里,距离河北固安县却仅有3公里。“当时心里很沮丧”,唯一安慰她的是学校教学楼大厅中摆放着的孙中山铜像,让她觉得该校与驰名海内外的历史上的黄埔军校一脉相承,算是“上台面”的学校。
“听到黄埔的名字,感觉学校应该是不错的。”小周回忆,高考结束后接到了北京黄埔大学招生人员的电话,黄埔大学的名号并未给小周带来疑惑,反倒引起了她的好感。
“黄埔军校太有名了。”小周回忆,招生人员称该校是黄埔军校同学会创办的,学校设施齐全,学生就业有保证。小周当时已经取得了本省一所二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黄埔大学招生人员称,如果进入黄埔大学就读,免除她第四年的学费。此外,大学所在地北京也对小周产生了诱惑。“不想在老家待了,想去大城市看看。”最终,小周选择了北京黄埔大学。
“老师说这个学校简章看上去不错”
小周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对孩子的期望仅仅是“考个大学就行”,她一直都是由80多岁的外婆照看,外婆对于报考方面一无所知。小周的整个家族只有她考了大学,亲戚们也不能给予更多的指导。
“老师说这个学校的简章看上去还不错,建议我多了解了解。”小周的班里共有70多名艺术生,老师很难对每一名学生的报考都给予细心的指导。此外,小周的班上只有一本报考指南,70多名学生不得不轮流翻阅。
“我不懂电脑查询”
高中时期,小周家并没有电脑,县里的学校是封闭式管理,她连网吧都很少去,根本就没有运用电脑查询信息的能力,她的同学大部分家中也没有电脑。“高考成绩我们都是在老师办公室电脑上一个一个查的。”
关于黄埔大学的信息,小周只是在网上查阅了一下该所学校的官网,至于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这个词,小周闻所未闻。小周理所当然地认为,黄埔大学肯定坐落在大城市北京的市区,有着与老家截然不同的一番景象。小周说,2013年,大厅内的那尊孙中山塑像“消失了”,自己最后的安慰也消失了。
编辑:新闻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