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平
运价和运营成本相适应,是保证出租车,乃至交通运输业的基本前途,现行是2006年的标准,至今9年了,9年期间燃油成本上涨了,现在是3.55元。综合费用也有新增,比如说增加的有车辆保险费,停车费也在增加,新增的部分有使用费、GPS费。人工成本增加,主要是驾驶的社保部分,这部分费用过去很少有,在2001年的时候提出了明确要求。
另外驾驶员的劳动量与收入比例失调,出租车驾驶员每天有十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十分辛苦。
第二,出租汽车驾驶员绝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总希望增加收入,每个月有四千到四千八的薪酬收入,看似达到了西安市工资标准,但多是靠增加劳动量,加班加点,超时间劳动,长期下来,身体处于极度透支,所以出租价格的适当调整,是合适的。
现行运价低,出租车运行效率下降,现行运价结构不适应当前道路状况,驾驶员的收入下降。前几年,每天单车可以上52个乘次的,现在下降到48个以下,同时又有大量的需求,很多人把出租车作为日常需求,市区开挖的路段也比较多,加剧了拥堵,出租车往往拉一个座,堵上几十分钟也是常事,本来可以拉,但失去了积极性,很多人不愿意到市区,或者短途拉客,乘客打车,难上加难。
所以出租车运价上调,采用静态侯时收费,符合客观实际的变化,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思路,有利于提升行业服务质量,符合用价格手段调整市场供求管理,引导市民出行方式,目前公共交通的分担为54.3%,这是含地铁的,与国家的分担目标仍有差距,一部分人选择公交或地铁,正是缓解打的难的关键。
但是运价调整的方案一,我同意前两项,运价调整后,两项运价,方案二,我建议设定为12公里,从全国看,几乎没有十公里之内,过低的运价结构调整,起不到解决拒载问题的作用。由现行8公里调整到15公里几乎增加了1倍,这部分驾驶员反应比较强烈,从全国行业看,与西安相同规模也有,从城市扩展到二环以内,应该调整到12公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