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华商重磅 > 华商观察 > 正文

绘本的秘密 进入中国将近10年

华商观察 华商报 作者:刘燕 2015-04-07 08:29:20
[摘要]2011年2月,黄丽团队的另一位绘本青年作家陈伟创作的《青蛙与男孩》再次获得“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

\

  芦曦希望自己能为周围的人讲一辈子故事 华商报记者 刘燕 摄

\

  绘本作品《安的种子》的作者黄丽 资料照片

  绘本进入国内是近10年的事情。绘本阅读中以图讲故事的方式,因为符合幼儿对图形具备格外认知能力的特征,成为目前家庭培养孩子爱上阅读、增进亲子情感的最佳教育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个故事爸爸、故事妈妈诞生了,也有人因此成为了职业阅读推广人,让更多的家长了解绘本的秘密,让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

  作为一位四岁半小男孩的爸爸,35岁的刘毅从不为周末带着儿子去家附近的绘本馆阅读时,因为总是置身于一群妈妈之中而有任何尴尬。陪儿子阅读绘本已有三个年头了,每次和朋友聚会,当别人谈起“三四岁的孩子好难带”这样的话题时,刘毅总是一脸诧异地问,“真的吗?”

  在儿子霖霖越来越长大的岁月里,刘毅和妻子有着和他周围父母们不一样的育儿体验。他们觉得,儿子越大带起来越轻松。刘毅坦言,这完全是陪孩子“阅读绘本带来的收获”。

  >>故事爸爸

  “陪孩子阅读,是最棒的认知教育”

  刘毅的妻子是一名教师,儿子一岁半时,夫妻俩就开始陪孩子阅读。那时,妻子工作忙主要负责买绘本,而刘毅的任务就是给孩子“讲故事”。他还记得,给儿子读的第一本绘本是《好饿的毛毛虫》。当时,儿子虽然不会讲话,但小手却在明亮的彩绘画上指指点点,神情极为愉悦。

  就这样,刘毅成了儿子心目中的故事爸爸。霖霖会说话时,绘本话语竟然无形中成了这个家庭中最重要的一种交流语言,比如,当儿子想让爸爸妈妈带自己出去玩时,他一定会说,“我想看看外面美丽的世界。”刘毅和妻子经常被儿子随口冒出的一句话惊诧和喜悦半天,“很明显,他的表达能力要比同龄的孩子丰富。”

  为了陪儿子阅读,刘毅早已放弃看篮球赛的嗜好,“球赛永远都看不完,但孩子的教育却只有一次机会。”经常,他会给周围的父亲灌输这个育儿心得,不是炫耀,而是深深地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一系列收获。

  有一次,儿子住院,他和妻子不方便带一大堆绘本,就带了一本文字较多的儿童书去,没想到儿子出院回到家,自己把那本书读完了。那时的霖霖,才4岁。

  刘毅觉得,父母对孩子的认知教育并不需要刻意去做,“陪孩子阅读,就是最棒的认知教育。”一开始,是他给孩子讲绘本里的故事,到后来,大多数时候,是儿子给他讲绘本里的故事,“你难以相信,孩子的想象力远远胜于大人”。

  前几天,刘毅家来了几个外地朋友。周末,不能陪儿子去绘本馆了,他和妻子想提前给儿子做工作,“怕他不愿意爸爸出去。”可没想到,小家伙虽然不高兴,但却说了一句让夫妻俩觉得不可思议的话,“爸爸你去吧,我能理解,你是应该陪陪你那些外地朋友的。”

  几年的阅读陪伴,刘毅觉得,如果父母肯在孩子小的时候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在孩子越来越长大时,“在教育上花费的时间反而越少。”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绘本

上一篇:公开樱园门票收入账本才有说服力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