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陕西 > 综合新闻 > 正文

宝贝“回家”艰难的融入之路 回家无端多出个爸妈

综合新闻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贾晨 2015-10-23 07:32:20
[摘要]“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当父亲给儿子教陕西方言时,孩子的母亲提出抗议,认为孩子应该说普通话,两人因此争执。儿子被拐,历经千辛万苦找回后,话语中不时夹杂着安徽口音,无奈的父亲告诫儿子,不要说方言,要说普通话。

  父母的纠结

  错过孩子的成长岁月“娃咋变成这样了,我不想要了”

  与无法融入相比,秋晨向华商报记者讲述了另一份父母的纠结。

  一名父亲在经历了13年的寻找与等待后,终于在志愿者那里得到一份与儿子最相似的信息:无论体貌特征还是男孩的记忆,都与他们丢失的儿子丝毫不差,只需DNA比对成功,当年丢失的5岁独子,即将回家。

  开始,这名父亲几乎天天都在催结果。可一段时间后,秋晨发现,这名父亲不再催了,她怀疑,这名父亲是不是已经将孩子领回家。

  秋晨打电话询问,电话那头,这名父亲停顿了许久,“秋姐,我给你说实话,我已经把娃接回来了,对比上了,是我娃……”

  “你也太心急了,我们还想给你办个欢迎仪式呢……”秋晨的话还没说完,男子似乎又陷入欲言又止的状态。秋晨追问,这名父亲说,“我现在不想要这个娃了,能不能送回去。”

  “孩子是你的,为什么要送回去,已经找了13年,有多不容易,你能不知道?”

  “可这几天,他妈天天在家哭。现在,这个家里都没办法生活了。”

  原来,DNA比对成功后,这名父亲从河南将儿子接回,同时,儿子又带了一名稍大的男孩一起回来。

  “这是我在外面认的一个哥。”父亲觉得这个稍大的男孩有些“流气”,但还是拗不过儿子。

  多年未见儿子,母亲欣喜若狂,13年的感情在这天迸发,但她做了件让自己后悔的事。当天,她给了儿子4000元钱,让孩子想买什么就买点什么。

  但没两天,儿子又开始要钱,话语间,流露着对父母的责怪。电脑、手机、衣服……按照儿子的要求,父亲私下算了一笔账,至少需要3万到5万才能满足儿子。虽然不能一一满足,但这名父亲还是给了钱。

  之后,父亲曾私下打听,儿子究竟把钱用在了什么地方。结果发现,那名稍大的男孩在怂恿儿子,而且他发现,儿子已经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都不好意思给你说,整天在外面胡混混,有多少钱都不够他造的。”这名父亲希望秋晨帮忙想办法。

  之后,在当地警方、志愿者的劝说下,那名稍大点的男孩离开了西安,而儿子被送去当了兵。

  “好不容易把娃寻见,娃咋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名父亲头疼不已,他渴望部队将儿子打造成人。

  在秋晨看来,这名父亲不该怪儿子,在这名父亲记忆中,儿子还是13年前的样子,然而,13年过去了,孩子经历了很多事情。秋晨说,能找到孩子,这名父亲就该感到幸运,而在她曾接触过个别孩子中,由于自幼被拐走,生活的境遇让个别孩子染上了不好的习惯,有的甚至染上了吸毒。

  专家分析

  心理融合需要时间“别赋予太多意义,权当了却心愿”

  多年来,张智强的跟踪发现,被拐儿童回归是否顺利,与拐卖的时间有关。被拐时间越长,通常情况,回归难度越大。他按照心理学分析认为,人的性格形成大致有两方面因素:基因遗传与后天生活习惯养成。而后天生活习惯对性格形成的影响特别大。孩子在被拐卖时,不得不融入养父母家,人际交往和性格习惯会与养父母家有很大相似,如果性格模式已经形成,再想回归亲生家庭,一开始,甚至一段时间都会显得格格不入。

  在多次参加的被拐儿童回归仪式上,张智强也发现,几乎每场仪式中,孩子和父母都会出现抱头痛哭的场面,貌似亲子之间的情感在一时间流露无疑。但张智强更关注肢体语言,他发现,孩子与家长在拥抱时,并未表现出强烈想要接触彼此身体的渴望。“说明有隔阂。”在张智强看来,这很正常,“哪怕是十几年没见的亲人都会有些生疏,更何况这些孩子被拐时还很小。”

  华商报记者掌握的一份数百名陕西籍被拐孩子信息中,绝大多数被拐时间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时间最长的,有30多年,至今仍在寻找父母。

  “生亲不如养亲。”秋晨用陕西俗语解释了这一切。

  “究竟回归是好,还是不好?”面对这个问题时,包括秋晨在内的7名志愿者、张智强这样的心理咨询师以及打拐民警都认为,回归是好事,“弘扬了社会正气,打击了犯罪。”

  “客观地说,别去赋予这件事太多的意义,权当了却孩子、家长或者社会一个心愿。”张智强希望用一个案例讲述了“心愿”背后的力量。

  在张智强跟进被拐儿童心理发展的同时,他也在关注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其中有几名志愿者为了别人找孩子,从不计报酬,甚至放弃了工作、事业和生活,全身心地、义无反顾投入其中。张智强一直想了解其背后的动力在哪儿。在与他们交谈后,张智强发现了共性,这几名志愿者幼年时,与自己父母在感情上都出现过问题,或排斥,或抛弃。而成年后,帮别人的孩子回归家庭,让他们找回了曾在幼年失去的部分。

  秋晨等志愿者由于见过太多这样的家庭,更能理解一句“心愿”背后,浓缩了多少家长的辛酸:孩子在三四岁时丢了,有的家长到死都不知道孩子在哪儿,愧疚感让一些家长放弃了工作、事业、生活甚至自己。一名陕籍父亲告诉秋晨,他只有在不断找孩子的路上,才能觉得自己像个父亲。有的家长,为了孩子,郁郁寡欢,临死都在念着孩子的名字。

  或许“感同身受”这样的字眼太过死板,张智强曾通过照片、催眠等心理干预手段对个别家庭进行测算,让那些孩子回想起小的时候,亲生父母的拥抱、温暖与思念,长时间的干预,孩子开始懂得父母的不易。

  “即使自己养大的孩子,只有他们有了孩子,才能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心理融合,需要时间。”张智强认为,被拐儿童的真正回归不是靠物质能解决的,它需要更多关心以及更多心理咨询组织长期参与进来。但遗憾的是,目前更专业的心理公益机构还是太少。

  在秋晨看来,孩子回归了,产生的问题还可以想办法慢慢解决,但如果孩子不回归,家长的无力与彷徨才是最要命的事。今年初,秋晨再次联系小刘时,他已经离开亲生父母家,到外地打工。虽说小刘不在身边,但他父亲的样子已不是当年那副窘迫与木讷,他变得爱笑。他告诉秋晨,他想明白了,儿子在不在身旁,他都已经无所谓了,只要知道他还好着,偶尔能看他一眼,就知足了,如果儿子想到自己,给家打给电话,他已经很开心。“你说,咱这当父母的,还图娃个啥。”小刘的父亲说。

  (为保护当事家长及孩子隐私,文中涉及姓名均为化名)

  华商报记者贾晨

编辑:刘超

相关热词搜索: 儿子 张智强 养父母 家长 心愿

上一篇:前三季度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00元 同比增10.1%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