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2:西安钟鼓楼广场时间:12:40-13:40结果:一位妇女给她讲了钟楼
穿大红色棉袄的妇女:
“钟楼有三层,我懂得也不多”
12时40分,黄玉林随华商报记者的车来到钟鼓楼广场。这时,广场上人流如织,她在靠近广场南侧的一个长凳上坐了下来,掏出第二张纸片:“我是一名盲人,我想看看西安。谁能帮我讲一讲钟楼是什么样子?”
在阳光下,黄玉林拿在身前的纸片泛着亮光。广场上多是游客,偶尔也有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有人注意到黄玉林及她的求助纸片,但很少有人上前打招呼。有三个像是本地的年轻人,一男两女,一直在黄玉林坐的凳子前嬉闹玩耍,男孩还一度坐到黄玉林的旁边换上旱冰鞋,但并未与她交流。
13时15分,一位身穿大红色棉袄的妇女停在黄玉林身前,看完纸片上的内容后问:“你是想知道钟楼的历史还是形状?”黄玉林脸上露出笑容,高兴地说:“就形状吧。”红棉袄妇女用手一指,说:“钟楼就在那儿,很近,有三层,顶上有个像帽子一样的(屋)顶。”
“我讲不好,你还可以走进去看。”红棉袄妇女热情地说。也许因为是第一个人来帮她,黄玉林显得有些感动,一连说着感谢,这让红棉袄妇女有些不好意思,一直说“我懂得也不多”,“钟楼是明朝建的,五六百年了,我都不知道咋给你说。”
地点3:西安地铁永宁门站月台
时间:14:00-14:50
结果:一个女孩向她描述了地铁
错过5趟地铁的长发女孩:
“能给你讲地铁,我也很开心”
在熙熙攘攘的地铁月台,几分钟就会有一趟车到来,人们步履匆匆,很少有人注意长凳上手持纸张,希望“看一看”地铁的黄玉林。偶尔有人留意到她,也是慢下脚步,瞥了一眼,接着又加快脚步离去。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突然有一位长发女孩在黄玉林面前停了下来,仔细地打量她,并且在她身边徘徊了几步,像是在观察什么。又过了三四分钟,当一趟地铁进站时,她走上前去问,“你是要坐车吗?”黄玉林说,“不是,我只是想知道西安地铁是什么样?”
“来,你先坐正。”长发女孩把黄玉林扶正,坐在她的身边开始描述。
“在你的正前方有一辆车进站,是从右往左开的。你现在听到这个‘滴滴’的声音是提示门要关了。地铁一共有两道门,它的门是蓝色的,上面有红色的装饰,是西安城墙的样子。当你感觉到比较热的时候,就是红色的感觉,就像给人温暖的感觉。今天的天气很好,天空就是蓝色的。”
准确的方位表述加上对颜色的比喻,长发女孩先简单介绍了地铁情况,接着告诉黄玉林,这是地铁二号线,向南将路过什么站,朝北能开去哪里。
“又来了一趟车,有很多人在上车。西安的地铁站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西安的文化是可以触摸到的。”长发女孩慢声细语地讲解,“在你的左前方,有一个柱子,上面的装饰是瓦当,印的是朱雀,是古代神话中守护南方的灵兽,所以我们西安有朱雀门。你现在所在的二号线是贯穿西安南北的地铁线,钟楼站有唐三彩的琉璃瓦,也很漂亮。地铁一号线贯穿西安整个东西方向,在一号线的半坡站,你还可以看到半坡氏族村的装饰。每个国家的地铁都不一样,在俄罗斯地铁,就装饰了很多欧式古典建筑。”
“真是太感谢你了,我要是不走出来,怎么能遇到像你懂得这么多,又这么有耐心的姑娘。”黄玉林边听边点头。
“像您这样出门,确实有很多不方便,出来的少不怪你。”长发女孩微笑着说,“能给你讲我也很开心,本来就应该更多的替你们着想。您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编辑:白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