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林表示,想了解的太多了,希望能遇到更多“像你这样的好心人”。
“一定会的。虽然你看不到,但是可以听到很美好的声音啊,你要有信心哦!生活每一天都会变得更好的。”错过了几趟地铁后,又有一趟地铁进站后,长发女孩笑着向黄玉林告别。
一直在旁边倾听的华商报记者很抱歉地拦住她,表明采访意图。长发女孩说自己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是学画画的,现在仍在进修艺术方面的课程,但不愿再透露更多的信息。
“现在有很多骗子,我在确定她是否真的需要帮助。”她说盲人也是有光感的,她一开始一直在观察环境和光线对黄玉林的影响,“确定她真的看不到后,我很难过,对我们学艺术的来说,看不到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如果你不停下来,就该坐第一趟地铁走了?”对于记者提出会不会觉得耽误时间?
“不会啊,没有关系啊。”长发女孩说,如果不等第一趟地铁走,无法让这位大姐感知地铁如何运行。“我虽然每天也很忙,但大姐每天都看不到啊,忙不是不帮她的理由”。
最后,长发女孩登上她遇见黄玉林后的第六趟地铁离开了。
地点4:西安南门广场
时间:15:00-15:30
结果:没有人关注她
离她几米远的一个小伙子
驻足一段时间又离开了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南门广场有不少人在晒太阳,还时不时有游客经过。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广场太大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中,很少有人留意到坐在一旁的黄玉林,甚至都没有几个人像在地铁站时,在她身上停留片刻的目光。一个小伙子在她几米远的地方,驻足了一段时间,又离开了。
最终,南门广场成为黄玉林昨日唯一一个没有路人前去表示关注的场所。
她是这样“看”世界:
那些好心人、热心人用他们的眼睛来帮我
65岁的黄玉林,在2岁时因为高烧破坏视觉神经,从此失明。她说,因为失明早,她对外界的事物、形态、甚至颜色都没有概念,比如说到红色,她只有暖和热的感觉,并不能想出红色的具体状态。
幸运的是,父母一直对她关爱有加,小时候就上了盲人学校,学了盲文,还掌握了按摩的技能。现在她与爱人、女儿一起经营着一家盲人按摩店,有七八个盲人在店里打工。
“虽然我一直很自强、自立,但有一些困难还是解决不了。”黄玉林说,当遇上有些需要用眼睛来看的事情时,她就感觉特别难。而在她六十多年的生活里,有许多好心人、热心人,用他们的眼睛帮她度过一个个困难。“我记得有一次出门坐公交,在站牌下等车,听到一个年轻人在旁边打电话,就和他说自己是盲人,要坐几路车,到了让他帮着提醒一下,那个年轻人一直陪在我身边,车来了领着我上车才走。”黄玉林说,至今她都记得那位年轻人亲切温暖的声音。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黄玉林认为自己的心里一直是亮堂的。她除了经营自己的按摩店,还经常参加西安市残联组织的一些社会活动,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的残疾人自立、自强。她称自己还很时尚,也“玩”微信,有自己的“圈”,她希望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这一次出来“看”西安就是怕自己落后了。
女儿王冬妮也是黄玉林“看世界”的一双眼睛,她告诉华商报记者,她也希望母亲多去外面走走看看,但没有别人的帮助,她一个人是没有办法出门的。这一次黄玉林要“看”的地方,也都是和女儿商量好的,有的代表着西安悠久的历史,有的体现着现代文明。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华商报记者 张小刚 杜鹃 采写
编辑:白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