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温暖陕西 > 正文

盲人想"看"大西安 好心人帮她"看"地铁钟楼

温暖陕西 华商网-华商报 2015-12-03 09:17:51
[摘要]二十多分钟过去了,突然有一位长发女孩在黄玉林面前停了下来,仔细地打量她,并且在她身边徘徊了几步,像是在观察什么。最后,长发女孩登上她遇见黄玉林后的第六趟地铁离开了。

  >>记者手记

  脚步慢一点儿 听听他们的声音

  今天是第24个“国际残疾人日”,但盲人黄玉林想“看看”西安的筹划已久。

  “我预感到不会有太多的人,大家会有想法,不一定会来表达。”黄玉林说,她知道现在的人都很忙,压力很大,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是很关注。所以在等不来人的时候,她也并不着急。她还很肯定的说,如果直接开口求助,而不是坐在那儿等,帮她的人一定更多。但她有时也并不愿开口“这样就把我的弱势当成强势了”。

  的确,在昨日的几个小时中,能为她停下来的人并不多。南门广场上闲适的人群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她。反而在行人匆匆的地铁站,黄玉林遇到了一位愿意停下脚步的姑娘。

  正如这位姑娘一开始的顾虑,现在骗子太多了,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即便注意到也可能会小心地保持着警惕。但这位姑娘却在观察判断后,热心地帮助了她。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像黄玉林这样需要帮助的人,所以让我们也学着放慢脚步,去倾听那些被忽略的声音。

  >>快评

  他们教给我们的甚至比我们能给予的还要多

  ■马想斌

  家住西安城东的黄玉林是一名盲人,尽管多年生活在这座城市,但能在热闹繁华的大街上“看一看”西安,却成了她的梦想。昨日,在钟楼广场,有一位身穿大红色棉袄的妇女为她描述钟楼的样子;也有美院毕业的女孩耽误了多趟地铁,用方位、颜色描述了地铁的样子,如何运行。女孩说,“我每天也很忙,但大姐每天都看不到啊,因为忙,不是不停下来帮她的理由。”

  这是非常质朴但足以感动我们的一句话。在国际残疾人日,我们呈现这条新闻,其价值已然超越了特定时间的限制。通过残障人士所体会到这座城市的暖意,让所有人看到一座城市蕴藏的爱心。因为在某个路口不知所措的时候,谁都希望擦肩而过的路人能够停下来,给予一定的帮助。

  可是,在城市匆忙的脚步中,人们很少注意到有这样一个人群的存在——他们或许不在上下班匆忙的人群中,更不在闪烁的霓虹灯间。但你知道吗?在我们这个城市,有几十万名残疾人,他们正以某种方式,自强、坚韧地生活着。

  行走,对普通人而言是本能,但对于肢残人来说,却是一项需要费尽千辛万苦才能完成的事;语言,对普通人来说是天生交流工具,而对于聋哑人而言,却只能用肢体或眼神来表达;眼睛,是普通人心灵的窗户,可对于盲人来说,他们的窗户却永远关闭……

  总归,他们的生活在某些方面需要他人帮助,正如一个正常的人都会遇到困难求助他人一样。于是,原本想通过这样的新闻,让平常太过匆忙的我们,在国际残疾人日这一天,能够走进残疾人的世界,能够用所有人最质朴、最纯洁的良善,去关爱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群体。正如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女士所说的: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对弱者的尊重和关爱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和谐。其实,若真的走进了残疾人的生活,你就会明白,残疾人的世界并非是一个充满泪水的世界,而且你会为他们的乐观、坚强所感动。

编辑:白玫

相关热词搜索: 钟楼 百姓民生

上一篇:积极向上为梦奋斗 60人获"西安好青年"称号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