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关注 > 正文

湿地重生: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让城市共享湿地之美

关注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作者:景蕊 翟羽佳 党玺 2016-06-03 11:18:47
[摘要]西安自西汉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浐灞湿地公园观鸟员李赟:“我们观察已经(孵化)有将近三周了,应该还有一周的时间就(孵)出来了。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景蕊 翟羽佳 党玺)西安自西汉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随着城市的发展,“八水”更多成为了西安的城中河,曾几何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给这些流域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如何让“八水润长安”,让城市享受湿地的润泽,今天(6月2日),一起走进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找寻答案。

  西安城市中心向东北方向直线距离18公里,就是灞河和渭河的交汇口。千百年来,这里孕育着一片水草丰茂的湿地,演绎出“灞柳风雪”、“芦荡惊鸿”的长安人文盛景。今天,随着城市发展,这片曾处于长安城边缘的河口湿地,已经成为西安市民身边的城中公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蒹葭湖是这片湿地里面积最大的湖泊,一对凤头在这相遇相恋,筑起爱巢,诞下爱情的结晶。眼下正是孵化的关键期,凤头  夫妇轮流觅食孵化,几十米外的湖边,一双眼睛正密切注视着它们的进展。

  浐灞湿地公园观鸟员李赟:“我们观察已经(孵化)有将近三周了,应该还有一周的时间就(孵)出来了。”

  李赟,湿地公园观鸟员。最近,正是鸟类的繁殖季,李赟每天都在公园里面监测鸟儿的筑巢孵化情况。

  浐灞湿地公园观鸟员李赟:“这会儿趁它们没有在窝里,咱们先过去悄悄地看一下。”

  记者:“看到了,在那儿,鸟窝里面有蛋。”

  浐灞湿地公园观鸟员李赟:“十枚,黑水鸡的。”

  在与湿地公园隔水相望的居民小区里,70岁的张永贤老人,正凭栏远眺,享受傍晚的静谧时光。就在几年前,这片生命的绿洲,却还是一片狼藉。

  西安浐灞生态区居民张永贤:“以前那可很差劲了。尽是一些沙坑、臭水沟、不流动的水,那个臭水沟老远就能闻见那个味啊。真的,住在这里都不敢开窗户。”

  恢复生态,刻不容缓。一场雄心勃勃湿的重生计划开始了。

  凤头  夫妇繁衍生息的蒹葭湖,前身就是挖采河沙留下的巨型沙坑,通过修复、引水,植绿、净化,人类的努力和自然的智慧,让这里生机重现。今天,水域和植被覆盖面积已经占到了浐灞湿地公园面积的94%。对于西安来说,这里就像是城市身体里的“肾”,通过净化城市污水,为西安注入发展的生机。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水系工程师张进:“这就是我们公园的进水口,这水就是从灞河里直接流进来的,流到这里然后从这儿再进到整个公园里。稍微有点浑浊,有一点淡淡的腥味,水的透明度相对来说比较差一点,有三十到四十厘米透明度。”

  从进水口进入的水来自于污水厂处理后的城市污水,水质一般在四类,而通过从沉沙池到功能湿地,再到种植池最后回归河流的这趟湿地之旅让水质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水系工程师张进:“这是我们出水口的水,你看水质明显好得多。水清澈见底,透明度好得多了。”

  2015年全年的水质监测数据显示,从进水口到出水口,水质基本能提升一个等级。这片数千亩的湿地为灞河及其最终汇入的渭河筑起了一道生态屏障。

  这里是山城重庆,袁兴中,重庆大学教授,国内首屈一指的湿地专家,正在着手起草一篇关于城市湿地重建的论文,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为中国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道路提供了参考依据。

  国家湿地公园评审委员会专家、重庆大学教授袁兴中:“在半干旱区域,像浐灞国家湿地公园这样的湿地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浐灞做得非常好,提供了我们很多湿地恢复重建的一些样板。”

  一场雨后,天高云淡。恰逢有客来访,张永贤老人兴致勃勃地邀请客人到湿地公园看景休闲。

  历经近一个月的孵化,小风头  们陆续破壳而出,将从浐灞湿地公园开始自己的成长旅程。

  与此同时,来自西安高新一小的学生们,正在进行一次关于湿地生态的研学实践,从芦苇荡到河溪,从大自然中再到科普馆,也许孩子们能从这里开始了解湿地,更学会尊重自然。

编辑:王玮玮

相关热词搜索: 浐灞 湿地公园 湿地恢复 城市湿地 湿地生态系统

上一篇:宝鸡:深学实改铸就“铁一般队伍” 下一篇:陕西人艺版《白鹿原》将巡演全国 曾被陈忠实赞为“演活了”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