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专题资料库 > 正文

安静的力量 家庭的宁静氛围让孩子更专注

专题资料库 华商网-华商报 2016-12-27 20:18:40
[摘要]不少父母问我,孩子根本无法静心做一件事怎么办?比如总爱吵吵,很多事情做不了多一会儿就喊累,注意力容易转移……

q4ee9af7.jpg

  罗静/《教育总会有办法》

  不少父母问我,孩子根本无法静心做一件事怎么办?比如总爱吵吵,很多事情做不了多一会儿就喊累,注意力容易转移……

  真正的专注是什么呢?

  外人看来,也许只是一个固定时间内持续着的某些特定动作,有些枯燥,还有些寂寞的样子。但事实上,专注的人不寂寞,不浮躁,相反,他是饱满的,安静而充实。

  所以,想要获得专注的能力,我们先要学会安静。这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意义都很重大。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安静这件事。

  人需要安静地独处。

  在哲学家看来,人只有独处时,才能在一种安静的状态,回到自己,与自己对话,从而过一种有灵魂的生活。

  记得一位全职妈妈跟我分享过一段体验:

  我有一对双胞胎男孩,他们上学后,我开始感到漫无头绪。每天送孩子们上学后,就会赶紧到外头找人说话。因为有强烈的寂寞感,不知如何排遣。若是在家,也总是焦虑地等待孩子们放学,受不了满屋子的寂静。当这种寂寞的情绪完全找不到出口,很快,身体也开始出现病痛。

  这位妈妈不良的状态,自然影响到了孩子。

  孩子们不知道妈妈遇到了什么,只知道妈妈的脸色不好看,妈妈不开心,妈妈的要求变多了,妈妈又批评自己了……

  最终,孩子们很自然把事情变糟的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好”。

  但问题的真正症结在于,这位妈妈需要充实自己,需要学习与自己相处、让自己安静的能力。

  若妈妈持续心绪烦乱,找不着生活的主心骨,那么不仅她自己无法沉下来生活,孩子们也将一起变得惶惶不安,缺乏心灵上的依靠和安稳。

  安静并非立即可达到的状态,必须是身与心和谐联结时,才能达到的境界。

  当我们独处时,就是自己的身与心赤裸裸相遇的时刻。

  静下来后,可以尝试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我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我爱好什么?我希望过怎样一种生活?与孩子相处自己最好的状态是怎样的?我的能力既然能决定孩子的成长方式,那么我能给孩子提供的恰当生活方式是什么?

  总之,我们的心理状态要好,孩子才会好。

  因为一个有能力安静和独处的人,才有心理条件帮助孩子获得安静的力量。

  安静,对孩子来说,同样是其自我意识建构的基本条件。

  在安静、祥和的环境下成长的人,容易处于思考状态,会去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生命的质量,心灵充实,遇事容易想出理性且恰当的办法。

  孩子通过独处时的遐想、内心的自足以及与外部环境的碰撞,内化成自身的生命体验,由此而获得成长。

  古有“非宁静无以致远”,佛教说“静能生慧”等,都是说在宁静的氛围里,人们能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化解矛盾,从而抵达一个广阔的心灵境地。

  也就是说,在亲子互动时,父母尽力营造一个宁静的氛围,不破坏,不逼迫,不命令,也不指教,而是去传递和分享,将平和的心境传递给孩子,将有趣的体验分享给孩子,同时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独立动作——这便是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编辑:

相关热词搜索: 安静 家庭 氛围

上一篇:2017花艺行业跨年嘉年华开幕 行业翘楚共商"鲜花经济" 下一篇:村上春树最新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国首发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