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开发区报道 > 西咸新区 > 秦汉新城 > 正文

自贸区秦汉新城功能区发展简介

秦汉新城 秦汉新城 2017-07-14 14:27:13
[摘要]建立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

  自贸区秦汉新城功能区发展简介

  一、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

  (一)筹建大事记

  1、2016年8月31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新设立第三批自贸试验区;

  2、2016年9月21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洋局部署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制定和区域划设工作;

  3、2016年9月30日,胡和平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定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初稿);

  4、2016年10月8日,娄勤俭书记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听取省政府党组关于我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筹建工作的汇报;

  5、2016年11月22日-12月15日,自贸筹建办赴京集中对接总体方案(送审稿);

  6、2016年12月22日,汪洋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原则上同意新设七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7、2016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了新设七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汇报;

  8、2017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新设七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9、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对外发布新设七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10、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

  (二)设立目的

  建立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是积极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立足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三)战略定位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好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大开发带动作用、加大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

  (四)发展目标

  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努力建成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

  (五)实施范围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119.95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中心片区87.76平方公里(含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A区0.75平方公里、B区0.79平方公里,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3.64平方公里和陕西西咸保税物流中心〔B型〕0.36平方公里),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26.43平方公里(含西安综合保税区6.17平方公里),杨凌示范区片区5.76平方公里。

  (六)功能划分

  按区域布局划分,陕西自贸试验区中心片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发展高端制造、航空物流、贸易金融等产业,推进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建设,拓展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高端产业高地和人文交流高地;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重点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会展、电子商务等产业,建设“一带一路”国际中转内陆枢纽港、开放型金融产业创新高地及欧亚贸易和人文交流合作新平台;杨凌示范区片区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为重点,通过全面扩大农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

  按海关监管方式划分,自贸试验区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重点探索以贸易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开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等业务;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重点探索投资体制改革,创新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机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推动金融制度创新,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七)保障机制

  1、强化法制保障

  自贸试验区需要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的部分规定的,按规定程序办理。各有关部门要支持自贸试验区在各领域深化改革开放试点、加大压力测试、加强监管、防控风险,做好与相关法律立改废释的衔接,及时解决试点过程中的制度保障问题。陕西省要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与试点要求相适应的自贸试验区管理制度。

  2、完善配套税收政策

  落实现有相关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现有政策的支撑促进作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已经试点的税收政策原则上可在自贸试验区进行试点,其中促进贸易的选择性征收关税、其他相关进出口税收等政策在自贸试验区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行试点。自贸试验区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范围和税收政策适用范围维持不变。此外,在符合税制改革方向和国际惯例,以及不导致利润转移和税基侵蚀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完善境外所得税收抵免的税收政策。

  3、加强组织实施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在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下,由陕西省完善试点任务组织实施保障机制,按照总体筹划、分步实施、率先突破、逐步完善的原则加快实施;按照既有利于合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又有利于各片区独立自主运作的原则,建立精简高效、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自贸试验区管理体系。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及时制定实施细则或办法,加强指导和服务,共同推进相关体制机制创新,把自贸试验区建设好、管理好。在实施过程中,要创新思路、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积累经验;要充分发挥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做好对比试验和互补试验;要抓好改革措施的落实,重大事项要及时向国务院请示报告。

  4、总结推广可复制的试点经验

  自贸试验区要及时总结改革创新经验和成果。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要会同陕西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总结评估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创新试点任务实施效果,加强各领域试点经验系统集成,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估。对试点效果好、风险可控且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实施分类审查程序后复制推广至全国其他地区。

  二、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

  (一)战略定位

  按照“建设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的发展定位和“追赶超越”的发展要求,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驱动,重点发展航空物流、航空维修、健康医疗、文化旅游、金融贸易、总部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及人文交流开放合作门户区,形成自贸试验区与国家级新区(“双区”)联动发展新格局。

  (二)总体目标

  按照《总体方案》要求,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经过3至5年的改革试验,基本建成具有国际水准、投资贸易便利、服务体系健全、人文交流深入、宜居环境舒适、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辐射带动效应明显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样本、新标杆、新典范和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综合试验区。

  (三)功能布局

  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咸新区规划面积42.58平方公里,涵盖了四个功能区。

  空港新城功能区13.80平方公里,包括海关特殊监管区块(重点发展国际贸易、保税物流、保税维修)、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块(重点发展航空物流、航空维修、航空总部经济、文化旅游、商贸会展、跨境电商等具有临空特色的现代服务产业);

  秦汉新城功能区10.85平方公里,包括先进制造和综合商贸服务区块(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加工贸易和综合服务)和“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区块(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国际医疗服务、现代高端养老服务、数字文化、动漫设计和国际教育培训);

  沣东新城功能区13.14平方公里,包括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园区块(重点发展专业服务、汽车贸易及跨境电商产业)和文化商务区区块(重点发展文化贸易、新兴金融、科技资源统筹);

  能源金融贸易区功能区4.7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金融贸易产业,打造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

  (四)创新举措

  在便利投资贸易环境上,西咸新区积极对标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探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打造全省投资环境首善之区。实施内外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减少、取消外商投资准入限制,着力提高开放度和政策法规透明度。

  在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上,改进境外投资管理方式,积极推进我省企业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产能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开发建设搭建企业“走出去”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建立对外投资合作项目便利化服务通道。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企业快速通关提供便捷服务。建立健全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结构,更好为企业、行业、市场做好服务工作。

  在提升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上,以服务贸易创新试点为驱动,打造内陆型服务贸易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建立跨境电商通关服务平台。建设“丝绸之路贸易中心”,为企业提供“买全球、卖全球”的一站式国际商务服务。促进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快速发展,建设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化呼叫中心基地。依托区域产业基础,建设平行进口汽车产业基地,构建汽车质量保证服务体系。

  在深入开展人文交流上,利用区内富集的周秦汉历史文化资源,申报和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积极探索内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城市关系。联合建设国际数据中心和语言翻译平台,共同举办国际文化旅游展会。同时加强对外文化衍生品输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新与传播。

  在创新招商引资举措上,根据自贸区西咸新区功能区自身产业定位及创新特点,研究建立包括总部经济优惠政策及航空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与健康医疗产业、能源金融贸易类在内的招商引资创新政策体系,形成独居西咸特色的自贸区招商引资创新举措。

  三、自贸区秦汉新城功能区

  (一)战略定位

  围绕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充分发挥改革先行优势,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把秦汉区块建设成为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重点发展国际历史文化旅游和数字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大健康产业,加快提升具有外向型经济合作的产业发展,建设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示范区、国际医疗服务试验区和现代高端养老服务聚集区,力争建设成为“一带一路”项下以丝绸之路为起点的亚—欧文化交流、交往及贸易口岸与通道。

  (二)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片区发展要求,依托国家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双创示范基地以及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为基础,以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题,围绕文化、旅游、健康医疗三大产业领域,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政策为保障、管理为支撑,深入扩大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开放程度,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加强规划,完善机制,复制现有自贸区相关产业发展模式,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创新技术升级,发展高端新型服务业,全力打造具有秦汉历史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产业基地和国际医疗和养老产业服务新高地。

  (三)功能布局

  一是在金旭路区域打造以文化旅游、国际医疗服务、现代高端养老服务、数字文化、影视后期制作、国际教育培训交流以及动漫设计等产业为主的“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区;

  二是在周陵区域打造以智能制造、加工贸易和综合服务为主的先进制造和综合商贸服务区。

  (四)发展构想

  依托区内丰富的周秦汉历史文化和中医养生资源,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医疗产业、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六大领域,打造三大平台。

  1、六大领域

  一是利用丰富的秦汉历史文化资源,依托秦汉新丝路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数字文化、影视后期制作以及动漫设计等产业,打造秦汉历史文化产业聚集地,并支持发展国际文化产品展示交易、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传媒、文化休闲、文化演艺等产业、文化会展产业,推动互联网+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以中国西部地区为基础,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文化商品及服务的交易枢纽市场。

  二是以秦汉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着力加强与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沟通衔接,承办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展会、研讨交流活动。并积极协调争取国家旅游局牵头与各国的旅游交流年活动的承办权。同时通过承办学术交流、留学培养、销售展示等国际性论坛及会议,不断扩大新城自贸区影响力。积极申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是以四医大医教园、交大二附院秦汉分院、中医养生双创小镇以及冯武臣国医馆等健康医疗项目为基础,加快国际医疗服务、旅游远程医疗呼叫及服务、现代高端养老服务、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等领域发展,加强与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沟通衔接,全力打造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培育垂直多元化的健康医疗产业链,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产业体系,打造西部健康医疗产业先行示范区,逐步实现建设国际医疗旅游服务港、丝路健康文化输出地和中国健康科技引领区。

  四是以奥特莱斯项目为龙头,要加大高端商贸服务业招商力度。与王府井赛特奥莱共同协作,向国家争取在区内设立大型免税购物中心。并在周陵区域引入国外反季节商品商场经营企业。

  五是以区内原有工业产业为基础,加大提升改造力度,使区内企业逐步具备外向型经济能力和实力,同时还要鼓励、培育和招引一批工业设计类服务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和清退僵尸企业的基础上,加快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促进区内工业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努力培育外向型经济增长点,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适当调整产业方向和产品类型,积极促进区内工业向外向型、科技型、综合型方向发展。

  六是以“一带一路”语言翻译服务平台为导向,搭建陕西省与丝路沿线国家教育机构的互联互通,重点建设丝路大学、丝路沿线国家语言培训基地等项目,并继续深入开展与伊朗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合作,在国际旅游推广与运营、文化艺术品展示与交易、语言翻译数字化与智能化平台、动漫设计与影视制作等领域不断落实合作内容。并将成功合作模式拓展至丝路沿线其他国家。同时,加强在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领域引入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创新互利共赢。

  2、三大平台

  (1)打造陕西自贸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合作创新平台

  以伊朗合作模式为范本,推广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合区内、省内乃至国内的相关企业与机构,搭建境外投资服务平台,将这些企业的总部或国际运营机构设在我自贸功能区内,同时将跨境业务结算业务在区内开展。

  在周陵区域设立“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与合作产业平台和“一带一路”文化艺术品交易展示中心,将丝路沿线国家“一带一路”国际贸易与投资展示推介中心、自贸区宣传展示区、自贸区“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发展众创空间、自贸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驻地等机构设在长信工业园内。

  在金旭路区域设立“一带一路”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各国政府旅游部门代表处中心和涉外旅游机构办公聚集区。新丝路基地在自贸区内设立“一带一路”国际数字文化创新中心。并将中译语通公司等今后涉及国际业务的企业的开展国际业务分支机构全部注册在自贸区内。在金旭路区域引入企业总部基地,与能源金融贸易区形成合力,共谋发展。

  (2)以周陵区域原有工业和商贸物流企业为基础,全面打造“一带一路”智能制造与国际贸易互联互通平台

  成立第三方服务企业,协助企业进行生产流程、技术创新、销售渠道以及外向度提升的服务。联系融港物流、新地物流、普洛斯等企业,与空港新城协商拓展对外业务,并整体考虑发展方式和运营模式。在周陵区域引入国外反季节商品商场经营企业,同时与王府井赛特奥莱共同协作,向国家争取在区内设立大型免税购物中心。

  (3)以周陵区域“秦汉·天成汇”项目为载体,全面打造国际健康医疗养老服务平台

  重点引入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的医疗美容整形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机构、医学检验检测服务机构以及人造器官研发生产机构。同时打造全要素、全体系的国际高端养老服务机构,并注册在自贸区。具体服务机构可设立在环境优、配套好的新城渭北综合服务区内。现阶段我办已与新加坡、日本等相关机构对接,争取今年先期注册一批企业并进驻运营。

  (五)金融领域

  根据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在金融领域,开展以下创新发展尝试。

  1、探索建立与自贸试验区相适应的本外币账户管理体系,促进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

  推动人民币作为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贸易和投资计价、结算的主要货币。拓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推行自贸试验区内跨国企业集团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符合互认条件的基金产品参与内地与香港基金产品互认。自贸试验区内银行可按有关规定发放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

  2、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投资

  支持开展人民币跨境再保险业务,培育发展再保险市场。大力发展自贸试验区国际航运、国际贸易等重点产业责任保险、信用保险、融资租赁保险。取消对自贸试验区内保险支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事前审批,由省级保监机构实施备案管理。支持商业保理业务发展,探索适合商业保理发展的外汇管理模式。

  3、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支持符合条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内以人民币直接投资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法人在自贸试验区内依法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纯中资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支持全国性中资商业银行、陕西本地银行、符合条件的外资银行在自贸试验区内新设分行或营业机构。允许外商投资在自贸试验区内新设一家合资证券公司。进一步推进内资融资租赁企业试点,注册在自贸试验区内的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由自贸试验区所在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同级国家税务局审核;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立融资租赁企业设立和变更的备案制度、违反行业管理规定的处罚制度、失信和经营异常企业公示制度、属地监管部门对企业定期抽查检查制度。

  4、鼓励自贸试验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能源、科技、文化、绿色环保等领域企业提供高效优质金融服务

  放宽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准入条件。进一步简化资金池管理,允许经银行审核真实、合法的电子单证办理经常项目集中收付汇、轧差净额结算业务。进一步简化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手续,在真实、合法交易基础上,自贸试验区内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分类等级为A类企业的外汇收入无需开立待核查账户。银行按照“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的展业三原则办理经常项目收结汇、购付汇手续。允许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业务收取外币租金。

  5、允许外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外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在自贸试验区内发起管理人民币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

  结合自身实际引入社会资本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多币种的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为符合产业导向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轻资产”服务贸易企业提供融资便利。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等业务。

  同时秦汉新城计划引入金融机构在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提供国际结算、担保、信用证等业务。同时适时成立“自贸区秦汉新城功能区产业发展基金”,增强产业发展基金对自贸区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并通过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上市等手段帮助企业实现项目资金的多元化筹措。

  (五)创新举措

  1、探索旅游发展新路径

  2月14日,陈辉副主任与自贸办一行专程赴北京拜会国家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合作司张西龙副司长。张司长建议,秦汉新城可以考虑在功能区范围内招引外资独资旅行社,承办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展会、研讨交流活动;并积极协调争取国家旅游局牵头与各国的旅游交流年活动的承办权。同时通过承办学术交流、留学培养、销售展示等国际性论坛及会议,不断扩大新城自贸区影响力。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部门在功能区内设立旅游代表处,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旅游推广与集散中心,充分利用自贸区优势进行旅游产业培育,有序推进产业聚集。

  2、创新发展数字文化产业

  2016年3月23日,以秦汉新城丝路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载体,由秦汉新城与惠普、联通联合打造的西北首个文化产业云平台上线。制作出《功夫熊猫》、《阿凡达》、《魔戒》等大片的惠普渲染技术落地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成为西北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渲染云平台,撬动陕西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勃发。针对陕西丰富的文化资源,双方还将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全球领先的技术应用到陕西文化保护、展示中,使陕西众多沉睡地下千年的珍贵文物资源转变为可利用的文化产品。

  3、开展与伊朗“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

  2016年1月23日,随着习近平主席出访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并与伊朗总统签署了两国《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谅解备忘录》,中伊双方开始逐步推动在能源、经贸、人文交流等领域的深入合作。

  2017年2月28日,秦汉新城管委会和伊朗国家贸促会签署了合作框架协定,双方将在国际旅游推广与运营、文化艺术品展示与交易、语言翻译数字化与智能化平台、动漫设计与影视制作等领域展开合作。同时,与伊朗合作模式可推广复制到丝路其他沿线国家,以此加快我新城自贸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步伐。

  4、打造“一带一路”语言翻译服务平台

  2017年3月16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西安外国语大学、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秦汉新城管委会四方合作,我省“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服务网站上线。该平台采用呼叫中心、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和人文交流提供即时语言翻译服务,将有效促进陕西与新欧亚大陆国家更广、更深、更紧密的合作开展。

  5、金融领域创新

  (1)探索扩大金融领域开放

  重点推动功能区特色产业的市场互融互通、推动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构建金融供应链服务体系,拓展金融服务功能。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尝试建立互联网金融交易服务平台和专业保险机构等,形成金融服务产业集群发展。

  (2)建立金融服务监管机制

  研究建立适应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商贸金融监管机制。支持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等新领域,开展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合作功能,重点发展能源金融、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类资本运营、融资租赁保险等业务。

  (3)创新金融交易手段

  重点围绕区内金融机构、证券公司,鼓励其提供涵盖资金管理、投资和交易等各业务线的综合性服务产品。研究制定能源金融、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等投融资政策,支持互联网金融、私募股权基金、绿色金融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创新发展。

  扩展阅读:

  1、陕西自贸区获批中,经历了哪些故事?是如何解决获批的难度的?

  2、在陕西的各个片区划分中,又有哪些争执?

  3、陕西自贸区获批前,早有企业在可能的片区中布局,他们是怎么预判陕西自贸区的呢?

  自贸区是珍稀资源,参与陕西自贸区申请的一名专家说:“自贸区实验性的性质已经决定了不可能每个省都获批。”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各省在自贸区争夺中表现非常激烈。而陕西省内各个自贸区的划片中,各个新区、开发区以及其他区域的争夺也非常激烈。

  自贸区的划片有两个原则:

  总面积不能超过120平方公里

  片区的数量不能超过三个

  △ 陕西自贸区总面积119.95平方公里

  而在陕西自贸区的申请中,高新区、西咸新区、杨凌示范区、西安国际港务区、浐灞经济技术开发区,甚至还有其他区域都参与了争夺。

  对于陕西来说,每一个区域都是“亲生”的,但在划片时首先考虑的是区块的定位是否契合自贸区的功能;其次既要保证120平方公里的上限,又不能多于各个片区。

  上述参与申报的专家说,申报时也是遇到了很多问题!围绕这三块在批准的过程,费了些周折。最早的时候,西安只有一块,并不像我们最后看到的版本。在最初的版本中,杨凌示范区必须要有,因为杨凌现代农业的定位,通过“一带一路”要为全世界的粮食安全做贡献。其次是西咸新区,因为陕西自贸区,是全省的层面,所以西咸新区作为陕西重要的一个板块要划入(当时西安还没有代管西咸新区)。

  “作为省会城市,西安也应该有,西安是谁呢?这里争议很大。”有参与的专家认为高新区应该划入,因为这是陕西发展最快、最成熟的一个区域,而且西安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依托三星、镁光发展得非常好。事实上,西安国际港务区更贴近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但从经济来说,西安国际港务区2008年才成立,高新区是1991年成立,而且后者是国家级的,体量上没有办法比。

  “当时划定三块时就很难进,省上定了四块,高新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杨凌示范区。但是三块是上限,这是没得商量的。”所以最终方案中,杨凌示范区一块比较独立,西安国际港务区连了一部分浐灞生态区。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西咸新区的一部分区域,这样连接起来,就是狭长、分叉的区域。这名专家称,“陕西自贸区的最终方案由3个完全闭合的区域组成,照顾了大多数利益。”

  △ 不少企业已提前“埋伏”进了自贸区

  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一名参与自贸区申请的负责人称:“在自贸区申请之前,国际港务区就一直做自贸区相关业务的事情。”

  而事实上,在自贸区划片、获批之前,甚至在2013年上海自贸区获批的时候,已经有企业人士预估到陕西会获批自贸区,并已经开始在可能的区域布局相关产业。

  比如,位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一家加工企业,在第三批自贸区申请之初,已经预判,如果陕西自贸区能在第三批中获批,那依照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功能定位,其一定会被划入。于是这家企业就在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某一个区域内建一个面粉厂,建一个挂面厂,建一个食品厂,而依照目前的划片,上述工厂均被划入。

  “我们产品进口之后在此加工,加工完备出关时才交关税——获批的自贸区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这家公司的负责人称。

  此外,一家西安的金融公司负责人对记者称,在2013年上海自贸区获批之后,他就综合整个国内形势、陕西的战略位置以及国家层面对陕西的期望,认为陕西一定会获批自贸区,“当时研判,有可能是三年,也有可能是五年,但可以肯定的是,陕西迟早会获批自贸区。”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基于这样的考量,这家公司此前一直是沿着商品贸易和服务行业在沿海等地走。近两年,逐渐把投资重心转移到中部和西部,落脚点便在西安。在西安高新区,该公司投资了商业资产,包括总部大厦的提升和改造。

  此外,这家公司认为港务区是以物流为导向的,以注重物流和配套设施的,首先第一站选择了港务区。在西安国际港务区布局了重要产业链条中的环节,和部分项目。而众所周知,西安高新区和西安国际港务区的部分区域均被划入自贸区。

编辑:秦一乔

相关热词搜索: 秦汉新城

上一篇:秦汉新城多部门联动共同打好规范市场秩序攻坚战 下一篇:秦汉新城“四个到位”加强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人管理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