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新闻 > 政企快线 > 开发区报道 > 西咸新区 > 泾河新城 > 正文

重磅!泾阳县、泾河新城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方案公布

泾河新城 泾河新城 2019-07-04 10:49:40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免试就近入学、规范有序入学、阳光监督入学,有效缓解“择校热”,化解“大班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免试就近入学、规范有序入学、阳光监督入学,有效缓解“择校热”,化解“大班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按照省、市、西咸新区等文件精神,现将泾阳县、泾河新城联合发布的2019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工作公告如下:

  招生入学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按照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流动情况及学校办学规模,确定学校招生计划,划分学校招生服务区域,依法保障每位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

  招生入学程序

  (一)做好适龄儿童少年摸底工作。

  按照《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截止当年8月31日年满六周岁的适龄儿童(以户籍年龄信息为准)方可入学,任何学校不得接收不足龄儿童入学。各中心校、直属小学要对辖区户籍年满6周岁(截止当年8月31日)儿童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发放《入学通知书》。各初中要与辖区小学对接,以《小学毕业生花名册》等上一个年级学生花名册为依据,造册填写应在当年入学的《适龄儿童花名册》,发放《入学通知书》。

  (二)严格招生报名程序。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报名,小学新生报名时需持户口薄、入学通知书,初中新生需持户口簿、毕业证(或《素质报告单》)。

  (三)实行城区入学申请登记制度。

  适用学校:

  由于城区逸夫小学、县前小学、先锋小学、泾干中心小学、东关小学、西关小学、吉元小学、泾干镇中学小学部等8所小学和姚家巷中学、泾干镇中学、泾干中学初中部、泾阳中学初中部等4所中学, 学区内人口流动性较大,招生入学工作统一实行申请登记制度,严格控制“择校”行为,逐步消除城区“大班额”。

  城区常住地分三类认定

  第一类是本人或父母户籍在城区12个月以上(含12个月),查验户口簿;第二类是父母在城区购房安家12个月以上(含12个月),查验户口簿、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土地使用证);第三类是随迁子女,含以下两种情况:1.学生父母在城区经营工商企业12个月以上(含12个月),查验户口簿、工商营业执照。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家长须提供“四证”。

  “四证”具体内容:

  (1)居住证明:随迁子女父母双方在相应学区内的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居住证。

  (2)户籍证明:随迁子女与父母同一户籍的户口簿及父母的身份证。

  (3)务工证明:随迁子女父母双方合法真实有效的劳动务工合同。

  (4)流出证明:户籍所在地政府街道办或乡镇以上人民政府开具的在当地无监护条件的学生流出证明。

  招生入学申请流程

  (1)申请登记:8月20-22日,申请入学登记。法定监护人按照划分的城区学校招生服务区域,持相关证件材料到划定学校进行登记。

  (2)学校审核:8月23-24日,审核入学条件(入学年龄和常住地等信息,常住地信息必要时可入户核实)。查验相关证件原件,留存复印件。

  (3)发放入学通知书:8月25-26日,将审核结果分类上报相关教育部门,学校发放入学通知书。

  泾河新城管辖学校学区范围内符合政策的入学儿童数量超过学校接纳能力,学校按照招生程序招满后,将其余学生登记造册上报泾河新城教育卫体局。泾河新城教育卫体局根据泾河新城学位情况,在泾河新城辖区内统筹安排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入学,并于8月25日前由接收学校通知家长持相关材料办理入学手续。

  泾阳县管辖的城区学校学区范围内符合政策的入学儿童数量超过学校接纳能力,学校按照招生程序招满后,将其余学生登记造册上报泾阳县教育局。泾阳县教育局协调学生在县城周边学校入学。

  (4)报名注册:8月30-31日,审核通过的学生统一报名注册。

  监督、咨询电话:

  1.36381695(泾河新城)

  2.36220303、36219012(泾阳县教育局)

  3.36390211(泾河新城教育卫体局)

  泾河新城教育卫体局办公地址:

  泾河新城产业孵化中心综合楼304室。

  2019年义务段

  学校招生计划及学区划分一览表

blob.png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来源:泾河新城

编辑:李雨桐

相关热词搜索: 泾阳县 入学方案

上一篇:照镜子,正衣冠!这个“七一”我们这样过!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