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菲奥娜穆特希已成为乌干达第二号国际象棋选手,并参加过世界国际象棋公开赛。她来自贫民区,从小丧父,几乎没接受过任何正规训练,成功全靠天赋和对国际象棋的热爱。
棋后出身贫民区
菲奥娜家里很穷,从小到大因为付不清房租,经常被赶出租住的狭窄棚屋。但菲奥娜是乌
干达当之无愧的头号女种子棋手。2010年9月,作为乌干达排名第二的选手,她参加了在西伯利亚举行的国际象棋公开赛。和她同场参赛的选手都是在读的大学学生和已经工作的女性。但菲奥娜一路过关斩将,夺得了乌干达组的冠军。
菲奥娜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训练,下棋凭的主要是直觉。她1995年出生于卡特维贫民区。那是乌干达一片占地很大的贫民区,到处污水横流,狭窄的小径边堆满垃圾。菲奥娜三岁时父亲就得病死了,很快她的姐姐也染病身亡。菲奥娜的妈妈拼命工作,每天凌晨三点就到市场上批发鳄梨、茄子、南瓜等蔬果,再贩出去挣钱。但她们一家总是手头很紧,菲奥娜只上了一年小学就和哥哥一起被迫辍学,在贫民区里卖煮玉米谋生。
学棋一年就胜过教练
罗伯特卡滕德为一家慈善机构工作,希望传授给贫民区的孩子们一些技能。罗伯特找了几个孩子,开始教他们下国际象棋,其中就有菲奥娜的哥哥。
有一天菲奥娜跟着哥哥去了他们学棋的地方,那时她只有9岁。“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国际象棋,但我喜欢那些棋子。”
很快菲奥娜就开始学习国际象棋。不到一年时间,教练罗伯特就成了她的手下败将。2007年,在罗伯特的争取下,乌干达国际象棋协会同意菲奥娜这个“失学儿童”参加为学童举行的锦标赛。菲奥娜赢得了锦标赛,并在第二年成功卫冕。
2009年,菲奥娜前往南苏丹参加有16个国家选手参与的儿童锦标赛,再次夺得冠军。而那是她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独自住一间房,第一次从菜单上点菜。
2009年年底参加比赛时,菲奥娜赢得了第一笔奖金130英镑(约合1400元人民币)。她花这些钱做了个发型,还交清了学费。菲奥娜的妈妈哈莉特用剩下的钱买了四张床垫和两张双层床,一家人终于不用睡在地板上了。
虽然在国际象棋专家眼里,菲奥娜的成绩还算不上优异,但她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脱离了社会底层,成了许多生在贫民区的孩子的偶像,在乌干达国内,学习国际象棋也成了孩子们的一大热潮。 本报综合报道 李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