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晚报讯( 记者赵辉)城中村的拆迁改造,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直接利益,曾一度是令人棘手的老大难问题。但从2005年年底至今,碑林区对区内29个城中村中的16个,成功实施了拆迁改造,其中创造了12天同时拆完两个村的碑林记录。在高速度、高效率的同时,实现了零上访和零投诉,做到了政府满意、群众满意。碑林区“城改”的成功经验,近日引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关注和重视。
李家村效应震动全国
西安的李家村曾经闻名全国,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这个位于黄金地段的小村子,一跃成为浙商经营服装生意的沃土,但在繁荣的市场和不菲利润的遮掩下,该村的治安和消防隐患也随之暴露,曾一度被公安部列为全国10大消防隐患地之一。
2005年8月,根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拆安并举、综合改造、利民益民”的原则,碑林区开始对李家村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造。面对拆迁,起初一些村民、经营户不理解也不配合,不愿意腾房。参与“城改”的干部们在受到恐吓、围攻、威胁下,并未退缩,而是大张旗鼓地宣传拆迁政策、不同角度地解答村民和经营户关心的问题、挨家挨户做思想动员,工作难度超乎想象。经过多方努力,当年大年三十,碑林区顺利地对该村实施拆迁,到正月十五,拆除工作基本完成。
李家村的成功拆迁改造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其所引发的影响力,震动全国,从此,西安掀起了城中村改造的高潮。如今的李家村商城,已经成为拆迁、建设、安置、招商、运营的样板工程。
4年拆建16个村村村满意
碑林区地处西安中心城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不言而喻,但人口多,可用耕地少,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李家村的成功拆迁改造,又给决策者们提供了一条经验之路,也极大地激发了开发商们的参与热情。在“不与民争利、不与开发商争利”理念的主导下,近两年碑林区相继拆迁改造了16个城中村项目,带动资金100多亿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凸显。
截至今年5月底,碑林区先后完成了李家村、仁义村、黄雁村、东何家村、西何家村、北沙坡村、刘家庄、南沙坡村、皇甫庄、仁厚庄、永宁村、草场坡村、南郭村、南关村、星火村、祭台村等16个城中村的整村拆除工作,占划定城中村总数的60%。 “阳光拆迁、文明拆迁、和谐拆迁”的碑林精神,造就了高速度、高效率、零上访和零投诉的碑林经验。
不能让百姓吃亏政策到位
2009年4月18日,祭台村整体拆迁改造正式开始,14天后,顺利完成了旧村拆除工作。碑林区城改办主任杜波表示,这么多城中村改造项目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拆迁、没有投诉,主要是因为政策到位、措施得力。在拆迁过程中,始终坚持拆建并举的方针,不让百姓吃亏,不与百姓争利,不与开发商争利。城中村改造,就是一场使农民走向城市化的大变革,政策到位是关键。2008年7月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清云作出批示,碑林区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实现的高速度、高效率、零投诉的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碑林区的“城改”经验,近日也引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及其他兄弟省市的高度关注,采访者、取经者络绎不绝。
祭台村二组组长李青华告诉记者,他最近闲来无事的时候,就会来到已经拆除的老村子看看,再过30个月,将有4座32层的高楼拔地而起,那将是村民们的新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