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晚报讯昨天,甘肃省天水市发改委传出消息称,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陕西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昨天则确认,该规划确已进入批复程序,就在近几日,将从北京传回好消息。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范围,包括我省西安、咸阳、铜川、渭南、宝鸡、商洛部分县(商州、洛南、丹凤、柞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甘肃省天水市,总面积6.96万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09年至2020年,定位是西部及北方内陆地区的“开放开发龙头地区”。
这一经济区建设以西安为中心,主要依托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天水等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资源富集、现有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在城市建设、土地管理、人口及劳动力流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要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规划区域将建成分工合理、协作配套、优势互补的重点经济区,重点发展高技术、装备制造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现代农业和特色旅游产业,加快培育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从而带动陕南的汉中、安康,陕北的延安、榆林,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三大重点经济区之一,另外两个是成渝经济区和北部湾(广西)经济区。
实际举措
造“都市副中心”
西安首推渭北产业聚集区
本报讯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惠应吉表示,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西安渭北产业聚集区的定位将良好地承接起国际国内和西安周边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服务的产业链延伸,为这个新的国家级经济区发展添砖加瓦。
根据陕北等地重大项目产品、规模、实施进度情况,在西安同步实施现代化工产业下游项目,向东部输出终端产品,沉淀更多产业附加值,从而形成陕北-西安-东部这样一个“L”型的物流和价值流,真正把陕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该聚集区将承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以及西安周边地区的化工产业链延伸的深加工项目及配套项目;承接国际、国内转移的现代装备制造和现代化工产业项目及配套项目,承接西安产业布局结构调整需要搬迁的并经改造的现代装备制造和现代化工项目及配套项目,承接现代装备制造和现代化工两大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现代物流、现代服务等配套项目。
正在建设的西安渭北产业聚集区将打造成西部一个类似天津滨海、上海浦东的产业增长极,具有“新制造业基地”、“都市副中心”和“区域协作平台”的功能,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相关新闻:
袁纯清:发展壮大关中城市群 加快西咸一体化
关中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区域,推动关中经济区加快发展,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建设西部强省的重大举措。【详细】
西咸一体化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及定位规划公布
省建设厅公布了西咸一体化的整体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及产业定位规划。西安主城区将成为一体化的发展核心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将作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龙头,在产业发展方面,一体化的核心区将成为中国西部经济中心。【详细】 了解更多新闻请点击进入新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