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太白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89.8元,较上年净增1551元,同期增长37.4%,这是全县上下掀起解放思想大讨论、学比争先促增收活动带来的新景象。
围绕“太白的差距在哪里?”这一主题,该县组织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深化县情认识、寻找工作差距、谋划太白发展、畅想太白未来”专题调研讨论活动,在全县干部群众中持续掀起了“走出去、走出来、换脑促增收”热潮,按照“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畜则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思路,确立了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三个支撑农民增收的重点,提出了到2012年全县户均1名务工人员、2亩蔬菜、3亩果药、4头家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的思路目标。
县上27名县级领导、66个部门和57个单位1117名党员干部,进驻全县66个村,从产业规划、资金扶持、技术服务、包抓帮扶、示范引导等方面全方位帮扶,与1647户农户建立起结对帮扶关系,逐户制定三年增收规划。他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群众挖掘增收潜力,引导群众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在以咀头镇为中心的桃川、鹦鸽、靖口4大乡镇产业结构调整中,弓棚、大棚等精细化蔬菜种植规模突增猛进,菜农在改变传统作务方式的过程中尝足了增收的甜头。今年太白蔬菜产销值突破1.4亿元,仅蔬菜一项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 %。与此同时,以打响秦岭深山“土”字系列品牌的养殖、干杂果等特色产业,在高龙、王家塄、黄柏塬等乡镇遍地开花,土蜂、土鸡、土猪、核桃、板栗成了太白农家增收的宝贝。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劲号角,该县从行政推动、奖励激励、培训教育、发挥党建堡垒作用等方面加大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强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多元化长效机制。各包抓部门通过补贴学习费用、为群众提供免费乘车食宿等条件,组织群众到省内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参观学习22次1200多人次。先后制定印发了《驻村包扶干部工作制度》、《农民增收档案管理制度》和《农民增收挂牌监管制度》,使帮扶责任到人、增收指标具体到项。
到目前,全县8个乡镇40多个村1200多农户,通过解放思想变观念,参观取经学先进,家家有了增收新项目。新增以设施农业为主的蔬菜大棚、弓棚150多座,先后建成7个标准化板栗示范园和1个千亩核桃示范园,新增杂果0.9万亩,累计达到11.9万亩,带动发展的林下生态养殖大户达到80多户,涌现出48个果菜、养殖专业村,占全县总村数的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