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产业,利益均沾
我们的记者告诉我,这份为李智勇带来巨大财富的职业,正在国内的很多地方变成了一个新产业。。职业维权的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作为李智勇维权的版权提供者,网尚文化公司总裁黎锋预言,这会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他说:“这种给我们维权能够赚钱的这样的一个模式,传达到或者社会上,或者其它的渠道以后,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个人甚至是公司愿意和我们合作。那么这种合作,它愿意先付一部分合作的保证金,来作为和我们合作的一个先决条件,那么它再在当地再聘请律师和公证(员)。它又把这样一个商业模式把它放大了,形成了一个这个叫做专业的维权的这么一个事业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维权的产业链上来。而且让维权还成为一个有巨大收益的这么一个产业。”
记者了解到,2007年,当李智勇在深圳维权时,网尚文化公司派出的各路人马同时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和地区铺开了这种职业维权行动。经过两年摸索,已经形成了与律师事务所、公司、行内人士以及行外人士合作的四种维权模式。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50家律师事务所、400多位律师加入了进来。另外,还有行业内60家公司、行业外30家公司与个人总共700多人加入了与网尚合作的维权队伍。广西一位做盗版的网吧经营者甚至闻风而动,投奔了反盗版维权队伍。他告诉记者全国100%的网吧都在使用盗版,而这样给网吧带来的收益占网吧总收入的百分之二三十,一个月下来可能也就是几万元钱。这位原来播放盗版现在打盗版的网吧经营者坦言,他弃暗投明的主要原因就是发现打盗版原来比播放盗版挣钱快。
李智勇等人的维权致富故事不胫而走。今年5月,北京的一位汽车经销商甚至将股票全部清盘,将房产抵押取得贷款,要求加盟网尚文化的维权大军。
网尚公司收取一定的保证金,然后将部分作品的版权授予对方或者将某个地区的维权业务发包出去,交给某个律师事务所或公司以及个人,然后采取专业化分工、流水线作业、批量化取证和诉讼,以此获得不菲的收益,由参与方共同分成。这种模式让反盗版维权队伍迅速壮大,也引起了知识产权界以及法律界人士的深切关注。北京振邦律师事务所国际部主任乔焕然认为,知识产权本质是无形产权,这种无形性以及再加上网络世界的可复制性导致了侵权的泛滥成灾。要想遏制它,就必须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如果版权人注意和一些社会中介组织,如律师事务所,联合起来,把反击侵权的行为委托给律师楼达到一种利益均沾的模式,这对于中国保护版权是极为有利的。
半小时观察:打击盗版的人民战争
做反盗版维权能够致富,这是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这么多年了,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为反盗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各种法规条例、行政命令,三令五申,企业的打假队伍也曾经四处出击,可盗版依然大行其道。盗版越反越多的根源,就在于盗版有利可图,反盗版却常常得不偿失。成本与付出不成比例,最后即使是受害企业也不得不偃旗息鼓,退避三舍。
其实北京网尚这家公司,他们的维权模式做的就是两手:一边打击盗版开道,一边推出价格低廉的正版内容,双管齐下,盗版推出,正版进入。这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现在,打盗版能够赚钱,甚至比做盗版还赚钱,这样,不用政府号召,自然有人积极参与。看来,市场上的问题还是要靠市场手段来解决。
政府在号召打盗版时曾经有“打击盗版,人人有责”这样的口号,但现在看来,如果“打击盗版,人人有利”才更有效,更有推动力。现在,在这种盈利模式下,打盗版俨然变成了一场人民战争。何愁盗版不会越来越少?
(主编:周人杰 编导:刘煜晨 摄像:景延) (本文来源:经济半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