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支招
lwhs:革命圣地要扮演也要扮演八路、游击队噻,搞什么二鬼子!
雪之语:我倒觉得他们完全可以设置一些场景:比如鬼子投降,这样不仅不至于挨抽,可能还可以增加客流量。
景区回应
正在寻求彻底解决之道
“地道战遗址”景区管委会主任周明慧告诉晴晴,几天前,他们就已经知道网上的批评了,并将此事及时报告给了县委县政府。由工商、公安、税务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小队已经对出租日本军服和汉奸服的摊点进行了取缔。
据其介绍,遗址中有几千户村民生活在村子里,虽然景区方面也经常对村民开展宣传教育,制定了村规民约,“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村民仍然做出了这样的行为”。她说,之前也接到过此类反映,执法小队每年都会来几次,不定期进行清理,“但执法队又不能住在村里,而管委会又没有执法权,管理难度很大”。
“不可能将村民迁出来,失去原生态的生活场景,遗址的价值会大打折扣。”周说,从长远考虑,管委会拟通过将展馆迁出遗址区,只作为当年战争场景的演示平台,改变参观线路等方法,让游人既能了解到遗址,又能缓解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从现实情况看,彻底根除很难。”周明慧认为,全国的其他红色景区内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如何彻底解决是大家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专家分析
这是寻找刺激的心理在作怪
“如果打仗了,这些人就是十足的汉奸、卖国贼。”和网友“xinghua123”持相同观点的网友是大多数。“大家都谴责汉奸,这些游客为什么还乐于扮演?”
西安心支点心理咨询公司国家二级心理师贺罡说,作为个体的人,猎奇是普遍心理现象,在有些人身上又会表现得很强烈,“我们不能说爱穿汉奸衣服的人就肯定会是汉奸,他们毕竟没有切肤之痛,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更多的是寻找刺激的心理在作怪”。
同时,贺罡认为,如今的社会文化大环境呈现出较强的娱乐性,也是这类行为此消彼长的原因之一。
主持人说话
拿什么为红色景区止痛
一个特殊的地方,上演了一幕涉及民族情绪的场景,历史在这里让人觉得恍惚,说这是“戏”,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
我们宁愿用善意的方式来理解类似行为———穿上这样的衣服不是最可怕的,而穿着普通衣服,如果心里已经忘记了那段历史,才更为可怕。
70多年前,冉庄痛了,因为日本鬼子的侵略;70多年后,冉庄又痛了,因为有这样刺目的场景,相信每一位看到网上评议的冉庄人心里都不好受。如何解决红色景区的发展和经济利益间的矛盾?这是所有的红色景区管理者们要面对的问题。否则,明天痛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冉庄”。晴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