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视线
很遗憾,网络成为90后唯一的性教育老师
http://news.hsw.cn 来源:  南方都市报  2009-07-12 16:56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蒋方舟“90后已在最底线”

专家认为90后的行为现状是社会整体道德失范的一部分

90后认为什么都怪社会是成人逃避现实的表现。

每个与学生相关的非理性事件一旦爆出,网络上就开始叫嚣重新审视当下的学校、家庭教育,各种说法莫衷一是,老师和家长争相讨伐社会信息的开放度和无禁忌的现实。但从采访的情况看,教育的关键之处并不在于信息的多寡优劣,而是在于成人们能否为孩子们建立一套秩序井然的道德伦理规范,营造出优质的社会氛围,更在于成人们能否及时地为孩子输入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不至于将孩子丢在价值判断失衡的泥潭里无所适从。

一呼一吸谈

学生很黄很暴力,要怪就怪社会?

正方意见

社会氛围的低俗化害了学生

李灿,深圳康桥书院副校长

社会因素肯定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家庭教育的失衡,再次是学校教育的偏颇。当今社会各种信息泛滥,网络信息无所禁忌地传播,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袭,都容易让学生迷失。不遮掩地说,现在深圳还有学生上休闲会所、找小姐。社会氛围的低俗化害了学生。

观察非理性事件中的学生我们也发现,其家庭氛围多不好,父母或忙于工作忽视孩子、或存在家暴倾向,而学校受升学压力限制,偏重学业,德育也不够重视。

学生恋爱、暴力行为不受监控

区福生(化名),深圳某中学高一女生家长

孩子变得很黄很暴力就是受社会的影响,特别是网络信息这块,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我们这代人所接触的环境,道德上绝对是干干净净的,像以前学的课文《荷塘月色》,都是把敏感语句删干净了以后才给我们读。可现在是什么样子?网络上各种信息都有,更黄更暴力,孩子轻易接触得到。还有外来文化,充斥着性与暴力,常常见各种媒介,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想不受浸染都难。

学校也不能管得太松,我女儿所在的学校都不设班主任,对学生恋爱也睁只眼闭只眼,而且什么处分都不设。

反方意见

什么都怪社会是成人逃避现实

Juice,深圳盐田某校高一学生

我觉得什么都怪到社会头上是成人的一种逃避。明明是家长、学校引导非常不足。哪怕社会再乱,只要家长老师你们做了正面引导,我们也会知道怎么判断。问题是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回避性与暴力的问题。想跟家长沟通吧,你才说个开头,他们就说小孩子想这些干嘛。其实我知道的不一定比他们少!而学校呢,以前初中还假装有一两节课表示一下,现在完全没了,据说大学里会有,等到上大学,有些女生孩子都流了几个了,还用你教?

怪社会干吗?家长老师都不教

子路,深圳福田某中学学生

学生变得很黄很暴力是因为家长、学校不懂教育,甚至根本不教育。拿性教育来说,家长从来遮着掩着,要么不提,要么提起来也扭扭捏捏,点到即止;学校老师要么不讲,要么讲点人体解剖图等幼稚知识,比我们还害羞。结果造成我们对性极度好奇,记得以前上初中时,学校楼梯口发现一只用过的避孕套,全校学生都来看。

家长、学校都不教,我们只能去网络上找。

偏偏网上有很多,学生就会抱着尝鲜的态度去找,本来就没什么性观念,网上的知识很容易被当成正确的信息去接受。

■名人有话说

“90后一出道就把人惊了”

蒋方舟,知名少女作家,11岁出版小说《正在发育》

“摸奶门”这事还是我妈妈告诉我的,估计她也被震了,我觉得就像遇到外星人那种不知道要怎么说好的震撼,人类历史都找不出合适的评价。我不知道90后的想法,以前觉得大概还能猜测,现在是连想都不愿意去想,已经无力、软弱到这个地步。

我才离开中学一年,但现在仅仅一两年似乎就能变出一个代沟。以前我写小说涉及到性话题,大家还觉得蒋方舟少年老成,很敢讲,但要现在的学生看,根本没什么稀罕吧。我不会再写校园小说,而这种经历也没有什么挖掘的价值。我不敢生孩子,想到要把他投放到这个危险的社会。我老了,已经愿意去相信一些东西了,不愿意再把视野放到这些令人沮丧的事上。

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虽然也爱交流这些,不过对当事人其实还是个阴影,至少不会觉得得意,但90后似乎不觉得耻辱。

尽管视频、网络流传和口口相传相比,媒介不同,属于新技术手段,但更重要的还是心态创新。如果是慢慢腐蚀,还可以去猜测,但90后一出道就把人惊了。都没有“堕落”的过程,一开始就在最底线,甚至连“堕落”对他们都显得太深刻了。而且90后的世界观还非常牢固,他们非常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动辄“宣称”、“深信”,并且发言很大声。

诸如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是不是更容易在这些问题上前卫?我本来想立刻说是,但又想起我到武汉读书之后反而听说得少,之前在二线城市,倒能知道更多。不知道是他们更善于遮掩,还是小城市更容易流传。但一旦深圳90后说出来,一定会很大声倒是可以确定的。

菌情观察室

中学生“堕落”源于人性养成教育的缺失

赵卫,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

不可否认,全国包括深圳初高中甚至小学的现状从传统道德标准来评价是“堕落”的,突破了底线,这与学校在性与暴力方面睁只眼闭只眼、消极无为、放任自流的做法存在直接关系,传统德育教育这种外部灌输形式已经失效,而强调训练、强调打造人格的人性教育素养养成则绝对缺失。

简而言之,造成中小学生很黄很暴力的根源在于中小学大德育教育中人性养成教育的缺失,学生们在暴力、性的问题上是非不分,什么是正确的人际交往、什么是正确的性意识观完全没概念。以性教育为例,学校要重新审视中小学的性教育课,深入到实际的案例教学,例如流产身亡案例、失学成为废品案例,让学生意识到伤害的可怕,还要把人性素养的全部素质列出来。

我不赞成由教育部来统一规划人性素养课程,不能忽视各校差异搞出个统一文本来个“一刀切”,人性素养教育就是要各自为政,各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特点摸索去做。

我们要重新建构一套道德伦理秩序

于长江,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学教授

深圳初高中学生的现实状况实际上是中国社会总体道德伦理崩溃解体或者说是松弛失范的一部分写照,加之深圳包括珠三角的社会形态比较松散,个人化、多样化的特色明显,道德伦理更容易废弛。

单从生理特点和动物本能来讲,恋爱、性爱这种事情对初高中学生来说并不算早,但现代文明社会发现,过早的婚恋难以升华人的创造力、奋斗精神等,因此对婚恋行为和时间有所压制和推迟,也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道德伦理秩序,规定了人不能像动物一样,到什么生理阶段就去做什么事。现实恰恰相反,太多初高中生并没有受到道德伦理的制约,仍然遵从了其动物本能,这就说明,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秩序失范,无法给人强有力的约束。简单举个例子,孩子究竟什么年龄适合恋爱?估计这个问题大部分家长都答不出来。

道德伦理失范、随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当下社会的特征,满街的洗浴、发廊,都是这么个氛围,学生在平时的信息接触中就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也容易将所接触的信息一股脑吸纳并引为时尚或现代,积极模仿。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重新建构一套道德伦理秩序,也要引入足够的机会让年轻人多干些有意义的事,否则年轻人不打架不谈恋爱,还有什么事可做呢?当然,欧美发达国家青少年问题也相当严重,但这些国家形成了一整套道德伦理体系,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清清楚楚,有一个清晰的评判在等着,青少年们至少干的时候知道自己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头条策划:马凌

头条采写:周吟王相明

头条摄影:胡可(除署名外)

头条制图:金国华张春花

拍摄支持:中信城市广场水岸吧

 
 编辑:李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9-07-12 16:56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