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为什么医院里一再上演人情悲剧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09-07-16 04:29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 杨 鹏

  近日,31岁患尿毒症的冯书琴在病床上收到了丈夫的“绝交信”。看来,疾病折磨的不仅仅是年轻的冯书琴,还有本该共患难的丈夫,只不过,这位男人选择了“逃生”。

  这不是家庭伦理的苦情戏!面对此情此景,任何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于是,有网友在这则新闻的跟帖中指责“负心汉”。的确,在我们这个重视传统家庭伦理的国度里,丢下病重的妻子和孩子,注定是要背上道德枷锁的。

  这是个悲剧。都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还有什么比家庭幸福、身体健康更值得守护?悲剧,不在于冯书琴身体和家庭的不幸,人生的辗转起伏在所难免;真正的不幸,是在医疗这个体制上,近年来却一再爆出奇闻,我们曾经谴责过高价医疗费,批评过医德的堕落,哀叹过社会的冷漠……

  难道只好寄望于身体的刀枪不入?这可真是个既无奈又辛酸的傻问题。冯书琴的遭遇,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医疗保障机制的缺失,而只好把所有的不解和愤懑抛向了一个丈夫的离去。无疑,在这种情况下,丈夫的出走是该受到谴责的。不过,我们都是旁观者,或许,没有人能切身体会得到这个男人撇下妻子和孩子的内心痛苦,他也许还在异乡某个角落里默默地关注着医院里的老婆孩子,除非他天生冷血,才有可能心如止水。退一步,即便留下来,他就必须面对让他无力承担的医疗费。这个被医疗费“逼”走了的人,让人既愤怒又同情。

  所以,冯书琴不幸的背后不仅仅是一个个人道德问题,其本质上是个生存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连起码的生存权利都面临挑战时,道德就是一种选择,无关对错。任何一个人在缺乏应有的社会救济手段和制度保障时,往往以超越常规和突破人伦底线的方式,才能够换取有限的支持,或许,这是另一种悲哀与无奈。

  冯书琴的遭遇,强烈地撕扯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裸露出生活缺乏保障机制的内核,直让人近乎无言。毕竟,冯书琴不是第一个,也注定不会是最后一个。近年来,促使重病患者屡次成为新闻人物的关键因素,主要就是家属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在一个家庭面临可能因病破产时,围绕家庭运转的所有规则、秩序都要重新编码整理,于是,主动放弃治疗者有之,选择借助媒体效应呼吁捐款者有之,甚至杀死病人者亦有之……

  最好的也是最基础的办法总归是有的,但在全民医疗保障建立之前,版本各异的“中国式离婚”一再上演就不奇怪。商业社会中,固然需要守护和重构传统的人伦道德,但更需要建立与现代社会相匹配的生存保障机制。爱心可以拯救一个冯书琴,却不一定能拯救所有的冯书琴,期待我们的新医改能够将冯书琴们的悲剧命运彻底改变!(相关报道见A6版)

 
 编辑:梁铮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09-07-16 04:29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