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全国各地水价“涨”声四起 城市居民反应不一
http://news.hsw.cn 来源:  中国广播网  2009-07-18 16:04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中广网北京7月18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5时05分报道,仿佛一声令下,从去年年底开始,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陆续加入了自来水涨价的大合唱。尤其最近两个月以来,包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都已经举行了水价上调的听证会。其他城市则正处于准备阶段。详细内容下面我们连线中央台记者冯雅。

  水价上调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大势所趋

  主持人:介绍一下现在都有哪些城市水价已经上涨或者即将上涨?

  记者:目前各地水价确实已经“涨”声四起。从今年1月1日起,广州自来水全面涨价,4月1日,南京上调自来水价后,无锡、扬州、常州等水价上调方案也排上日程;4月27日,上海市发改委举行居民用户水价调整听证会;5月6日,沈阳市物价局召开调整自来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听证会,虽然最终的调价方案要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但各方在水价上涨的大方向上没有分歧,上涨是定局。5月10日,北京市水务局透露,将采取调整综合水价、出台节水奖励办法等措施缓解用水危机。与此同时,一些中西部城市也开始酝酿提高水价,5月20日,昆明市发改委发布公告,自6月1日起,居民生活用水单价提高8毛钱。6月初,河南周口、驻马店在全省率先举行涨价听证会。6月30日,银川召开污水处理费调整听证会;7月11日,河南洛阳公告将于31日召开城市供水价格改革调整听证会。总的来说,水价上调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基本上都已经是大势所趋。

  涨价理由:减轻供水企业经营压力 提高市民节水意识

  主持人:为什么各城市普遍要求上调水价?给出的理由是什么?

  记者:昆明市自来水企业和当地政府给出的涨价理由是,目前的水价处于较低水平,不但供水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也不利于发挥价格约束机制,提高市民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根据最新统计,全国36个大中城市平均供水价格为每立方米3.77元(含污水处理费),比上年同期提高4.7%。长期以来水价构成不合理和水价偏低,没有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这也是全国各地的水价上涨中被普遍提及的两个理由。

  在4月27日上海市水价调整听证会上,上海市官方承认调整水价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水务企业保障供应。他们出示的数据称,2008年度上海自来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为-4.18亿元,净利润为-2.65亿元。排水企业主营业务利润-1.95亿元,净利润-1.95亿元,供排水企业合计亏损4.6亿元。一些水务企业表示,现在价格水平总体较低,污水处理费更低,部分地区甚至不足以支撑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更无法反映环境成本。

  事实上这轮水价上涨其实酝酿已久,早在2007年,各地都已传出水价要上调的消息。2008年4月,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成本处处长唐铁军曾透露,各地已经将水价列入涨价目录,会在2008年择机推出。不过,随后而来的经济过热、CPI迅速走高,让各地的水价上涨计划纷纷流产。今年以来,CPI持续低位运行,给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提供了时间窗口。

  城市居民对水价上涨反应不一

  主持人:城市居民对于水价上涨或即将上涨有什么样的反应?

  记者:客观的说,并不是所有的城市居民都反对涨价,支持或者不反对涨价的也大有人在。这些城市居民认为,当前城市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正是由于水价偏低。当然反对涨价的声音似乎更多一些,尤其对于水价上涨是为了弥补水务企业的亏损这个理由,大家普遍表示反对,认为,水务单位是垄断经营,在亏损原因不明的情况下以提价方式弥补亏损,难以让人心悦诚服。

  国家:应加快推进水价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的作用

  主持人:国家对于水资源的价格改革有什么样的思路?

  记者:今年3月9日,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曾表示,长期以来水价构成不合理和水价偏低,没有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一位官员则表示,地方政府有自主上调水价的权利,不需要经过国家发改委审批,也不需要备案。但是从资源价格改革的目标来看,今年包括水价在内的资源价格改革肯定会加快推进,这一点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明确做了要求。

 
 编辑:李斌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09-07-18 16:04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