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让时间检验胡斌案中的民意与法律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09-07-22 06:43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近年来,不乏以牺牲法律尊严而一味迎合民意的司法判决。所以,从维护司法、遵从法治的角度来说,该案一审判决还真值得投去赞赏的目光,这或许就是一种进步。

  新闻背景:杭州富家子飙车撞死人,一审获刑3年  备受关注的杭州飙车案有了阶段性结局。前日,案件主角胡斌被押上了审判庭,他面临的不仅仅有法院的判决,还包括众人的义愤。只是,这一次,法律“忤逆”了民意,胡斌一审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听到这个消息,不得不感叹,相对于十几年前一起交通肇事逃逸,在民愤的压力下,被告人张金柱死刑的结局。可不是,此案之前一直都有“张金柱第二”的担忧。

  现在看来,那种担忧多少有些多余,不过,胡斌案除了留下“70码”的极度荒诞,创造了本年度一大流行词汇“欺实马”外,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后,“强行”以交通肇事罪起诉,却没有选择舆论一度热议的危害公共安全罪,更成为舆论的焦点话题之一,在很多人看来,罪名选择的差异,主要是保留了胡斌生的可能。而一审判决,就交通肇事罪而言,3年算不上最重,这又犯了“大忌”,一般,在民愤极大的案件中,“从重从快”往往是首选。不得不承认,此案确实有不同以往之处,特别是司法表现出空前“强硬”的独立,尤其是不受民意的干扰。了解法律的人都知道中国法律词汇里的“从重从快”、“民愤极大”,但套用以往的这个惯性,却发现此条在胡斌案中并不灵验,何故?从维护司法、遵从法治的角度来说,一审判决还真值得我们投去赞赏的目光,确实,近年来,不乏以牺牲法律尊严而一味迎合民意的司法判决,比如,前文提到的河南张金柱案,至少没有发生在胡斌身上,这或许就是一种进步。

  当下,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普遍感受和诉求,反映在胡斌案中,类似于“70码”,以及庭审中存在替身的离奇猜疑等等,这些极具戏剧色彩的情节,怎能不引来民意的质疑与猜测!加上“富二代、飙车、权势”等关键词,无疑又撩拨起普通人心理上的不舒服,由此看来,民众的愤怒有其道理,尽管胡斌只害死了一个谭卓,但在其他人的价值评判体系中,依据逻辑和经验,“胡斌”们一旦失控,一切弱者都可能被“撞”到九霄云外。

  因为对不公、不平的隐忧,所以人们对法律有太多的期待,法律也被赋予了更多的重任。人们需要法律时时刻刻“警告”每一个可能伤害弱者的人。其实,法律充其量只能裁判违法行为的后果,而产生不公行为,也并不全部因由法律而起。回到胡斌案中,有人质疑判3年太轻,原因是不足以让那些“马路杀手”们后怕,可是,就如人们迷信于法律的震慑力,却并不能因之而消除犯罪。事实上,片面追求重罚,从没有带来长久的安全感。

  近年来,每一桩“特殊”案件被撩拨起来的民意,经常与法律互搏、摩擦,已成为常态,不免令人担忧——— 理想的法治秩序还没有建立,而民意的不信任已然被培养了起来。法律作为一个群体的最高理性,必须被尊重,而每一个成员的意志也需要被强调,正如胡斌案,法律需要去证明去说服民意。固然,民意不一定次次正确,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民意的诉求指向,而且,民意未必需要接受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法律却一定需要。那就让时间去检验胡斌案中的民意与法律吧。

 
 编辑:朱羽喆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09-07-22 06:43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