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网友热评" 史上最雷人旅游线路" "卧楼山庄"走俏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声在线  2009-07-24 09:32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塌楼游新线路照见现实的荒诞

  我们有福了,经常置身迷幻的文学场景中,游走在梦工厂。网络每天都会为我们贡献超出想象力的猛料,丰富魔幻现实主义的离奇和荒诞感。

  有创意。“塌楼游”是人文旅游,体会百姓冷暖、房奴苦痛;“塌楼游”是公民旅游,看腐败遗址、黑金生意;“塌楼游”是特色旅游,独辟蹊径,着眼新奇特。此外,它还是紧扣现实的时政游、网络催化的e日游,开辟了灾难游的新路线。

  如此说来,组织“塌楼游”的旅行社对该景点的定位是有功力的,把一场众人眼中亦庄亦谐的公共事件,演进成严肃的反腐败、体世情的公民意识和平民意识交互的世相观摩,边游走边学习、讲时事讲政治,还讲了正气,体现了江湖朴素的德行与庙堂主流话语的同心同德。人心向善,网络上的调查,大部分人愿意到塌楼一游,就是明证。

  兄弟以为,类似的建筑游,阜阳的“白宫”等合并起来,组成“这是为什么呢”式的精神遨游。方便的话,汉口的景明大楼和上海的外白渡桥也要看一看,在80年和100年的使用期限后,它们各自收到了当初设计的国外公司的函告:提醒使用期限已到,提醒注意或检修。关心时政的周立波先生,还可将之编进海派清口相声,用笑声覆盖痛苦。

  上海倒塌楼房,成为“卧楼公园”又有何妨?

  可能有人会说,笔者这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倒塌的房子保留在原地,这不是丢人现眼吗?丢人现眼的是那些参与倒塌楼房建设中弄虚作假的人!他们已经永远被钉在了这座倒塌楼房的耻辱柱上,它也将见证那些急功近利、投机倒把、想着法儿从老百姓手里榨钱的人的可悲下场!真的,老百姓要求不高,一套房子,一套安全舒适的房子就可以。

  “塌楼游”是在挑衅公众的悲悯情怀

  立起来是商品房,倒下了是旅游胜地。我像许多人那样被深深折服了。这是我在上海楼塌后看到那张倒下去的大楼的第二次内心震撼。辽宁凤凰旅行社,绝对推出了一个天才商人的创意,也绝对是一个不道德的创意:把灾难当成赚钱的噱头和看点,是商业道德的沦丧。旅行社难道没有考虑过,组织游客瞻仰一下那位没来得及跑出的死难民工的遗体吗?

  观上海倒塌楼房,看世间人情冷暖

  这位网友的创意着实可以拿来做深度发掘。有心的旅行社,可以把全国范围内的危楼、塌楼、问题楼统筹开发一下,做一个深度游项目。以上海“卧楼公园”为起点,顺路上杭州的蓝桥名苑去研究一下为什么“经济适用房的质量肯定是差的”,再走远点去武汉参观一下“小区水泵吵得我们房子像地震”的青青美庐小区,然后到北京看看某欧式风格小区居民天天排队打水的原始生活。

  旅行社推介上海“塌楼游”羞辱了谁?

  旅行社推介上海“塌楼游”羞辱了谁?其实我再说什么都显得多余,看看这家旅行社最后一天的行程吧,里面就有答案。“早餐后,参观上海倒塌楼房,看世间人情冷暖,看史上最强豆腐渣工程,看官商勾结利欲熏心,看房奴人生百态,看玻璃为啥一块都没碎,这是为什么呢!”

 
 编辑:周云 来源:华声在线  2009-07-24 09:32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