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楼游新线路照见现实的荒诞
我们有福了,经常置身迷幻的文学场景中,游走在梦工厂。网络每天都会为我们贡献超出想象力的猛料,丰富魔幻现实主义的离奇和荒诞感。
有创意。“塌楼游”是人文旅游,体会百姓冷暖、房奴苦痛;“塌楼游”是公民旅游,看腐败遗址、黑金生意;“塌楼游”是特色旅游,独辟蹊径,着眼新奇特。此外,它还是紧扣现实的时政游、网络催化的e日游,开辟了灾难游的新路线。
如此说来,组织“塌楼游”的旅行社对该景点的定位是有功力的,把一场众人眼中亦庄亦谐的公共事件,演进成严肃的反腐败、体世情的公民意识和平民意识交互的世相观摩,边游走边学习、讲时事讲政治,还讲了正气,体现了江湖朴素的德行与庙堂主流话语的同心同德。人心向善,网络上的调查,大部分人愿意到塌楼一游,就是明证。
兄弟以为,类似的建筑游,阜阳的“白宫”等合并起来,组成“这是为什么呢”式的精神遨游。方便的话,汉口的景明大楼和上海的外白渡桥也要看一看,在80年和100年的使用期限后,它们各自收到了当初设计的国外公司的函告:提醒使用期限已到,提醒注意或检修。关心时政的周立波先生,还可将之编进海派清口相声,用笑声覆盖痛苦。
上海倒塌楼房,成为“卧楼公园”又有何妨?
可能有人会说,笔者这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倒塌的房子保留在原地,这不是丢人现眼吗?丢人现眼的是那些参与倒塌楼房建设中弄虚作假的人!他们已经永远被钉在了这座倒塌楼房的耻辱柱上,它也将见证那些急功近利、投机倒把、想着法儿从老百姓手里榨钱的人的可悲下场!真的,老百姓要求不高,一套房子,一套安全舒适的房子就可以。
“塌楼游”是在挑衅公众的悲悯情怀
立起来是商品房,倒下了是旅游胜地。我像许多人那样被深深折服了。这是我在上海楼塌后看到那张倒下去的大楼的第二次内心震撼。辽宁凤凰旅行社,绝对推出了一个天才商人的创意,也绝对是一个不道德的创意:把灾难当成赚钱的噱头和看点,是商业道德的沦丧。旅行社难道没有考虑过,组织游客瞻仰一下那位没来得及跑出的死难民工的遗体吗?
观上海倒塌楼房,看世间人情冷暖
这位网友的创意着实可以拿来做深度发掘。有心的旅行社,可以把全国范围内的危楼、塌楼、问题楼统筹开发一下,做一个深度游项目。以上海“卧楼公园”为起点,顺路上杭州的蓝桥名苑去研究一下为什么“经济适用房的质量肯定是差的”,再走远点去武汉参观一下“小区水泵吵得我们房子像地震”的青青美庐小区,然后到北京看看某欧式风格小区居民天天排队打水的原始生活。
旅行社推介上海“塌楼游”羞辱了谁?
旅行社推介上海“塌楼游”羞辱了谁?其实我再说什么都显得多余,看看这家旅行社最后一天的行程吧,里面就有答案。“早餐后,参观上海倒塌楼房,看世间人情冷暖,看史上最强豆腐渣工程,看官商勾结利欲熏心,看房奴人生百态,看玻璃为啥一块都没碎,这是为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