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调查也发现,女公务员的个人成就感偏低,迎难而上、敢于竞争的勇气有待增强。被调查者中,55.84%的人对自身成就的评价仅认为是“过得去”,36.50%的人认为“比较成功”,4.38%的人认为“比较失败”,仅有1.82%的人认为“很成功”。在面对新的工作任务或岗位时,被调查者选择“听从组织安排”者占71.53%,选择“积极争取”者占25.55%,“怕做不好”者占1.82%。
调查也显示,女公务员岗位建功业绩显著。被调查者中,获市级以上表彰者占40.15%,其中曾获省级以上荣誉者占12.41%,曾受市委、市政府表彰者占18.25%,曾受市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表彰者占9.49%,另有22.99%曾受市直机关工委及市直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表彰。授奖表彰面达63.14%。
同时,女公务员在职培训也逐渐受到重视。被调查者中,参加过出国培训和国内高校培训者占40.15%。其中,出国培训占13.87%,国内高校培训占26.28%,另有40.88%参加过市委党校或市行政学院培训。正规化培训面达81.03%。
从工作环境角度看,女公务员群体对机关人文环境的评价积极。
对机关人文环境状况,接受调查的女公务员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者占80.66%。其中满意者占37.23%,比较满意者占43.43%,认为机关人文环境一般者占18.98%,认为机关人文环境较差者为0。
调查中,女公务员对男女平等现状也给予了正面评价。被调查者中,认为“男女基本平等”者占84.67%,认为“男女不太平等”者占14.60%,认为“女性明显受歧视”者仅占0.36%。
在社会层面,女公务员最关注的社会问题首选民生,占62.77%;其次是稳定,占18.61%;第三位是腐败,占12.77%;第四位是治安,占4.74%。
另外,女公务员对提升自身素质愿望迫切。被调查者中,最希望机关妇委会做的工作首选“组织女性素质培训”,占74.45%;其次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占17.15%;第三位是“组织扶贫助困活动”,占6.93%。
女公务员的群体特征
总体来看,女公务员群体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群体特征。当前,女公务员群体活跃在市直机关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在掌控全市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市级党政领导机关,还是在直接从事行政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保障国家法律实施的司法机构,女公务员都具有广泛的影响。
1990年,武汉市女干部中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1%;而这次调查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已达82.47%。文化素质有了大幅提高。同时,女公务员所处环境较为和谐。调查数据显示,女公务员对机关人文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给予较高评价。这与此前的相关调查中,女公务员社会支持心理指数较高相似。
从群体特质上看,女公务员群体表现出了乐观、开朗、务实、理性的精神特质。调查数据显示,女公务员的心理状态良好。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心理“平静”者占70.08%,“愉悦”者占23.36%,“郁闷”者仅占3.28%,“不安”者仅为1.46%; 71.90%认为“目前承担的工作压力较大但可以承受”,仅有18.61%认为“压力大觉得很累”。
女公务员把“健康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首选目标,一定意义上表现出近年来在“以人为本”理念的熏陶下,女公务员人生观、价值观的理性回归。
但是,调查数据也显示,女公务员群体的发展并不均衡,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女公务员在公务员队伍中所占比例偏低,而且层次不高。据1993年统计数据,武汉市女干部占干部总数的比例基本稳定在36%左右;到2005年底,女干部占干部总数的比例已达到42.1%。但是,市直机关女公务员在公务员总数中的比例只占到20.1%。而且,女公务员中处级仅占25.18%,层次明显偏低。
其次,女公务员的顽强精神和敢想敢干的闯劲还不够突出。在面对新的工作任务或岗位时,被调查者选择“听从组织安排”者占71.53%,选择“积极争取者”占25.55%。
这既表现了女公务员的组织观念强、服从大局的优点,但是也反映出女公务员在事业发展上进取心较弱、过于重视工作稳定、安于现状的弱点。在当前公务员队伍已经引进并强化竞争机制的新形势下,这种状况已成为女公务员群体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三,女公务员多岗位锻炼不够,阅历较单一。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在现单位工作15年以上者占42.70%,10-15年者占19.34%,5-10年者占17.88 %;任现职15年及以上者占6.20%,10-15年者占8.73%,5-10年者占27.37%。
而据上海、福建、山西、湖南、广西等5省区1994年女领导干部的的调查统计,副科级经历平均年限为4.15年,正科级经历平均年限为4.55年,副处级经历包括现任职平均年限为4.64年。两相比较,在经过十多年后,女干部培养力度、女公务员的发展状况仍然处于较低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