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万,第一次;68万,第二次;68万,第三次!”昨日上午10时09分,负责主拍长沙市火星大道(暂名)冠名权的中国注册拍卖师刘伟,在将68万元的应拍价连呼三次却无人再应答后,不无遗憾地宣布,由于该价格低于原定80万元的底价,此次拍卖只得“流标”。
据悉,这次道路冠名权拍卖,在全国尚属首次。从竞价开始到宣布“流标”,全过程不到20分钟。
现场:高潮过后是沉寂
按照具体细则,此次火星大道(暂名)冠名权拍卖,底价为80万元,而起拍价则定为48万,每一个加价幅度为两万。竞买者同时亦可自由加价,但必须是加价幅度的整数倍。
上午9时50分,冠名权正式进入竞价阶段,6家竞买企业的代表摩拳擦掌,大有一争“标王”之势。“50万!”手举188号牌的企业代表成为第一个应价者。其后,“52万”、“54万”之类的竞价声此起彼伏,拍卖会现场“火药味”渐渐浓烈。当价格攀升至60万时,会场出现了短时间的沉默,主拍人刘伟开始不失时机对火星大道实况,以及冠名后可获得的惠益进行了介绍。
“62万!”188号竞买者再次亮牌,但很快被“64万”的应价赶超。沉寂了几十秒后,188号牌又一次被举起:“68万!”会场很快骚动起来。然而,面对主拍人连续三次“68万”的报价,无人再应答。
在与市地名委负责人进行短时间商榷后,刘伟遗憾地宣布:按照规定,成拍价不得低于原定底价,即80万元,此次拍卖只得“流标”。
主拍人:企业急功近利
作为本次拍卖的主拍人,刘伟对“流标”原因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拍卖过程中,不少竞买企业就已凸显出“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大多对一次性付出几十万元来竞拍心存犹豫,却没有想到连续20年的冠名,对一家企业来说已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资产,更能为今后打响企业名牌节省下不少广告宣传费用。当然,竞买企业不多也是“流标”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企业都认为只有自己位于道路周边,冠名才能获得实际收益。在这种想法的推动下,前来竞拍者自然为数寥寥。
竞标者:下次还会参与
“没有竞标成功,心中多少还是有点失望。”举188号牌的长江置业(湖南)有限公司代表何志刚如此说。他是本次拍卖现场中出价最高者。据他介绍,68万元已是公司此前定下的应拍上限,虽谈不上胜券在握,但心中多少有了点底,没料到最终还与胜利失之交臂。“其实从商业角度来说,80万的底价还是很恰当的,毕竟火星一带是未来的商业圈,前景不可预量。”何志刚表示,下一次竞拍他还会来。
市地名委:还有待摸索
对于“冠名底价是否过高”的质疑,市地名办相关负责人解释说,80万的底价是物价部门经过实地勘察、组织专家估价等一系列程序后确定的,在此前,远大路和丽臣路就曾以100万元和60余万元的价格协议冠名。相比之下,这一底价还是很恰当的。从客观角度来看,此次是全国首次道路冠名权拍卖,没有成功模式可循,很多东西还有待摸索,“流标”也是很正常的,在总结经验和不足后,市拍卖行将很快组织第二次拍卖。
相关链接
火星大道位于长沙市城东,是连贯芙蓉区和雨花区的双向6车道城市I级干道,全长14.6千米,路幅宽66米,北起九道湾路,衔风光秀丽的浏阳河,南至绕城高速路,为省会南北交通主干道。按照约定,冠名权使用期限20年,买受人将免费享受道路路牌标名、地图标名和对外发布正式冠名公告等权益。(记者胡媛媛,实习生鲁宇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