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一晚上就被野猪拱倒一片,村民邢满红(右一)心情沉重 记者苗波摄
华商报讯(记者贾晨)昨日下午,邢满红坐在田埂上,望着即将成熟的玉米大面积被野猪拱倒,他不停地叹气,一边是村民公认的国家保护动物,一边是自己的庄稼,人与野生动物的粮食之争再次在蓝田县灞源乡青坪村上演。
村民着急还差一个月这些玉米就能卖了
昨日上午,邢满红来到玉米地,发现夜间又有野猪跑到他家田里糟蹋粮食。扶起倒下的玉米秆,拔掉秆上未被糟蹋的玉米,邢满红说:“还差一个月,这些玉米就能拉到城里去卖了。”
邢满红家在的蓝田县灞源乡青坪村5组,背靠秦岭,种地、打零工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因为地少,早年该村便在山地上开垦了一些荒地贴补收入,但有村民说,至今仍有部分人的年收入还不足千元。
村民说,因为村子紧邻秦岭,前几年也有野猪下山觅食,“但很少见”,而自从2006年以后,越来越多的野猪跑进田里,特别是今年,“上星期,我们村的人放牛的时候,还看见野猪在啃没长熟的玉米。”邢满红说,野猪每来一次,吃不了多少玉米,但糟蹋的特别多,他家仅昨夜的损失就有近百元。
村民担忧野猪饿极了会不会伤人
“它是保护动物,咱惹不起!”邢满红说,野猪生性凶猛,一般不易猎杀,并且村民都知道,野猪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但野猪却频繁下山抢粮,两难之间,青坪村5组的村民各出奇招。
点火放烟,仅能驱赶野猪,烟没了,野猪又回来了,况且野猪一般夜间活动,“不可能每晚都放烟吧”。邢满红说,野猪怕见人,有村民便在田里扎下稻草人,吓唬出入的野猪,但野猪属于“流窜作案”,总有村民家受害,有人曾想下毒将野猪都毒死,但被制止。
昨日下午,同村村民徐树印一怒之下便在田里撑了一个帐篷,“反正玉米还有一个月就要熟了,我就坚持住上一个月。”
虽然大伙想了许多方法防止野猪进村,但村民担忧的是,万一野猪饿极了会不会伤人。
政府部门野猪属狩猎动物可捕杀
该村5组组长张军说,野猪繁殖量大,破坏力强,野猪之害他们多次向上反映,但始终没有人理睬,并且附近村子也经常发生野生动物下山与人抢粮的事情。目前,这种动物与人的矛盾给附近村子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虽然野猪侵害百姓的利益,但政府还是号召村民要保护好野生动物。他们希望国家能给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
西安市林业局野生动物管理站站长吴晓平说,野猪并不属于保护动物,而属于狩猎动物,所以村民不会得到经济补偿。每年市里给蓝田县林业部门400多头狩猎名额,希望、鼓励农民联合有关部门对野猪进行捕杀。
相关新闻
2005年8月23日,蓝田县包括玉川乡在内的部分山区乡镇野猪成灾。为了减少当地村民的庄稼被破坏,当时县政府出台猎捕方案,在9个乡镇内猎捕350头野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