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妇女25年植树2700万感动世界 欲建沙漠旅游区
http://news.hsw.cn 来源:  三秦都市报  2009-08-01 13:46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妇女25年植树2700万感动世界 欲建沙漠旅游区

妇女25年植树2700万感动世界 欲建沙漠旅游区

“牛玉琴治沙博物馆”的墙上,贴满了中央领导接见她的照片和她出席全国人大、党代会等会议的照片

就是憋死骡子累死马,也要让荒漠绿起来!25年来,榆林市靖边县金鸡沙村农家妇女牛玉琴凭着这样的一股劲,带领全家老老少少栽树2700万株,硬是把11万亩荒漠建造成鸟语花香的11万亩“人造绿洲”,创造了逼退沙漠10公里的奇迹。如今,与新中国同龄的这位六旬老英雄,又带领全家4代风风火火地搞起了沙漠区太阳能灌溉、现代化设施农业,轰轰烈烈地打造着她的“沙漠生态旅游区”……

牛玉琴普通而不平凡,年迈而不落伍,她是那样引人关注,她又是那样鲜为人知……

2009年4月,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生态中国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隆重举行,全国共有10人荣获“中国生态贡献奖”,中国得奖最多的农民牛玉琴榜上有名。这是她获得第37项国家级荣誉,也是她获得的第87项县级以上荣誉。7月,从靖边县旅游办传来消息,在靖边县确立的“红白绿”三大旅游版块发展规划中,牛玉琴被确立为靖边县“三大旅游品牌”之一。

一个女人、一个普普通通的陕北女人,何以赢得如此之多的荣誉?记者奔赴地处茫茫毛乌素大漠南缘之上的靖边县,进行了探访。

牛玉琴说:“树就是我的女儿!”

奇迹:25年植树2700万株感动世界

见到牛玉琴时,她正在靖边县城里打吊针。这些日子,老人得了重感冒,同时,肩痛得厉害,腰也痛得厉害!

尽管病得厉害,牛玉琴也没有在县城医院住过一天医院。这些日子,她天天一大早进城看病、打吊针,只要一拔掉吊针就匆匆坐车往她的林地里赶!她的家在县城西15公里的地方。“都是老毛病了,一时半会儿也治不好!住在医院里,不如在家里自在。我就喜欢林子,林子就是我的女儿,只要到了自家的林子,苦呀,累呀,病呀的就都跑了!”操着一口浓重陕北口音的牛玉琴说:“地里的活得有人干!”

牛玉琴,中等个头,黝黑的脸庞、深深的皱纹,穿了件枣红色褂子。深深的皱纹“铭刻”出她60年的人生风雨历程。

60年前,牛玉琴出生在定边县一户普通的农户之家。17岁那年,她嫁给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村民张加旺。金鸡沙村地处毛乌素沙漠之上,是个自然条件很差的穷地方。

25年前,靖边县出台政策,鼓励农户承包治理荒沙。“要活命,就得治沙。要不,我们早晚会被沙给埋了。”生性倔犟的牛玉琴一咬牙借款承包了1万亩的荒沙。她承包的地方叫“一棵树”,是因为这里只活了一棵大柳树。几年过后,“一棵树”在牛玉琴一家人的手下变成了“一片林”。

“最要命的是治沙刚刚起步,我家的顶梁柱就倒了。婆婆有病,不吃药就管不了自己,3个娃娃要活命、要上学,我不能再倒下!”21年前,牛玉琴的丈夫因患癌症,撒手人寰。39岁的牛玉琴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擦掉眼泪,她带领全家继续植树造林,治理荒沙。谁也说不清她从哪里来的胆量和毅力,丈夫去世后,她又承包了10万亩的荒沙。一干就是25年,牛玉琴一家人栽种树木2700万株,使11万亩荒沙变为沙漠里一片绿洲。这片林草覆盖率达60%至80%的“人造绿洲”成为闻名全国和世界的治沙示范区。

一个女人,一个失去丈夫的女人,一个上要养老下要养小的陕北女人,25年执著拼搏,克服千难万苦,征服了沙漠,书写了“人进沙退”的人间奇迹。她的事迹,感动了三秦大地,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

奇迹的背后是超常负荷的劳作。牛玉琴积劳成疾,先后做过4次大手术。她需要调养,但她总是闲不住,像战士一直在冲锋!

敬意,油然而生!

打算:建造国内外驰名的沙漠旅游区

自从牛玉琴一家人把“一棵树”建造成“一片林海”,这里便成为当地移民看好的“风水宝地”,如今,昔日“一棵树”已经变为“一座移民新村”。

记者看到,在牛玉琴的“人造绿洲”里,不时有成群的麻雀、三三两两的喜鹊和一些不知名鸟儿在树梢掠过,在枝头雀跃、鸣叫。这片林子里已经有了野兔奔跑,蛇安窝。在林子的核心区,记者有幸见到类似人民公社集体插秧的那种场景:几十名妇女,人人头戴遮阳帽,排成一排,在整整齐齐、一片连着一片的长方形农田里干着同样的农活。这里是牛玉琴新建的200亩苗圃试验田,她们正在育苗。

牛玉琴只念过一年书,文化程度不高,可是这位花甲之年的老人,观念与行动从不落伍。她办了“牛玉琴治沙公司”,她当董事长,林校毕业三儿子张立强负责技术。公司常年有一二十名员工,农活忙的时候要临时雇用六七十个人干活。她要改变“花钱买树苗”的状况,还要“卖苗子挣钱”,扩大治沙规模和效益。如今,她有了更高的追求、更长远的打算:要用高科技,瞄准高效益,把沙地真正建成“绿色银行”。她响应政府号召,去年,在沙地上建了6亩的温室大棚,种植辣椒、西红柿、豆角,风风火火里搞起了“大棚菜”等现代化设施农业;如今,她按照圈养新技术养了90来只陕北白绒山羊,搞起了“种植养殖”循环经济;她用太阳能发电板带动抽水泵抽水灌溉,今年灌溉100亩进行试验,来年计划扩大到1000亩。在牛玉琴最新绘制的发展路线图里,她要把11万亩“人造绿洲”建造成国内外驰名的“沙漠生态旅游区”。总的思路是:用温棚种植瓜果、蔬菜,用现代圈养技术养鸡、养羊,建“农家乐”,做沙雕,办沙漠文化节,让游客可参观游览,可避暑休闲,可采摘品尝和可体验农耕。“农、林、牧、游”立体发展,让沙地由“绿起来”变为“富起来”。

 [1] [2] 下一页
 
 编辑:周云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09-08-01 13:46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