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必须认错”
2009年7月15日,记者与常呈斌来到中医一附院,找到副院长朱明军,就此事的细节进行沟通。
常呈斌从头讲述了老伴在该医院就医的过程,朱院长在对面默默地听着,当说到王桂芝在多家医院诊断出药物性静脉炎和肝损伤时,朱院长开口了:“药物都会存在不良反应,只是概率比较低,就她的情况,应该来说并不严重,过一两个月就能好的。”
“那为什么这都快两年了,到现在还没好?”常呈斌问。朱院长闭口不答。
谈话过程中常呈斌多次提到邵静的过失,朱院长对此的看法是,邵静可能是与患者沟通不够,但作为医院,其并无过错。事件发生后,医院对邵静进行了批评教育,邵静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主动登门道歉。
常呈斌说,邵静的态度很不好,来了家里就说“我一言不发,你们说”。邵静回去以后又打来电话说:“你们投诉我了,领导叫我向你们道歉,我告诉你们一个电话号码,可以继续投诉。”
“这是认错的态度?”常呈斌反问。朱院长再次沉默。
之后朱院长以要去参加会议为由结束谈话。走出医院大门的时候,常呈斌说:“他们现在心虚得很,什么都不愿多说。”
随后,记者又与常呈斌来到医院的主管单位河南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见到了刘品处长。刘处长听了常呈斌关于事件过程的介绍后回答说,相比而言,法律比行政手段更有力,由于目前案件已在法院审理,从行政上暂时不能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针对事件的一处细节,刘处长指出,如果病历上显示的王桂芝是“科研病例”,而医院又无法出具患者协议书,那就涉及伪造病历,按规定伪造病历可以直接判定为医疗事故,这可能是该事件的核心问题。
如今,年近七旬的常呈斌依然要为此事奔波,步伐缓慢却十分坚定。他说,赔偿多少钱是次要的,我只是希望医院能直面自己的错误,改进自己的工作,避免同样的事件再次发生,以免再危害别的病人。
“我是一个退休的老干部,维权都这么难,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一个农民身上,那恐怕是家破人亡了。”常呈斌强调,“医院必须认错。”
截至记者发稿时,案件仍在法院审理。
记者调查:院方的说法
记者从常呈斌处获得了中医一附院邵静医生、医政科赵敏、医患协调部主任邓太和等人的电话,随后通过电话采访,获得了院方的另一种说法。
其一,关于王桂芝的治疗过程。
“王桂芝在门诊那做了个检查,当时是胸闷、心慌、气短、血压高。低压是110多,高压是170、180。”邵静称,“克林澳”可以控制血压、改善血压,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心绞痛,治疗效果一直不错。“克林澳”有两个规格,一个是80毫克,一个是320毫克。“当时考虑到王桂芝的心功能不好,不能进大量的水,我们就用了这个(320毫克)。”
邵静说:“在用药的过程中很好,病历上都有记载,第二天她的血压就下来了,下到140了,大概治了三天,她的血压就控制在130左右,很好。头晕啊,什么都没有了,心功能改善,胸闷、心慌也没有了。”
说起不良反应,邵静说:“这个病人就是爱捣乱……一会说这不舒服,一会说那不舒服……一个疗程是15天,最后一针打完之后呢,这个病人说手肿了,她说手面有点肿、有点疼、有点痒。”
记者问:“根据你的观察,是她最后一天才肿起来的吗?”
“她就没有肿,最后一天才跟我们说是跑针了,说在我们打针过程中有两次跑针。”邵静说,“我就让两个护士去看,护士看了回来说,那个手不像跑针,她痒,跑针不痒。”
“后来,我们就请皮肤科会诊,皮肤科诊断是过敏性皮炎,给她用了抗过敏的药物。星期五打完,都处理好了。她家离医院不太远,她就想回去休息,刚好也不打针了,星期六、星期天她就回去了。”
邵静说,“星期一她又来了,说手还是不好,我们就赶快给她请皮肤科会诊,最后血管科也会诊。血管科说的是浅表性静脉炎,皮肤科说的是过敏性皮炎,我们就按照过敏性皮炎来处理了。”
“大概有一星期,(她的)手都完全恢复正常,基本上都不红了,她自己还说疼,半个月之后,她仍旧说她手疼……她又说,你再给我请个权威的(专家)吧,我又请我们血管科主任给她会诊,然后她自己还去院外会诊。”
“这个病人走的时候都康复了。”邵静强调,“她在住院期间都没说啥,等出院的时候就在我们病房大吵大闹……她说,那不行,那我得说点事,说这钱我不能掏,就是说治静脉炎这一段的钱她不能掏。”
“后来就反映到我们医院纪检(部门)了,找医患协调科闹,这个事情你可以来我们医院调查调查……我们医院她所有的领导都骂完,所有处理过这个事的她都骂,因为没达到目的嘛,她要钱嘛,他们要90万,跟我们要90万。”
其二,关于药物的不良反应。
“我们皮肤科诊断的是过敏性皮炎,最后血管科给她诊断的是浅表性静脉炎。这种静脉炎是药物引起,而且她在我们医院治疗期间都痊愈了。我们都有专家会诊的鉴定。”邵静强调。
她接着说,“这个静脉炎没法预防,因为每个药……个体差异性也比较大,我们医院给其他病房打的都是一支320(毫克)的,病人一点反应都没有,包括我们给她用的(其他)药,都没有一例反应的,因为这是正常用量。”
邵静说,我们医院的原则是“病人无过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病人必须得那样。“(后来还说我沟通不好,)实际呢,每一个检查什么,都给她沟通过,因为这个事没出来,她手没怎么样,她说什么都好,这个手(的不良)反应出来了,就说红了,疼了⋯⋯我们医院护士都知道,她私下里还说,那得跟她(指邵静)说点事⋯⋯就是钱没讹到手,知道吧,实际根源就在这。”
邵静还说:“我们治疗、用药、用量也好,都在安全的范围内,都在正确的范围内。像有些地方,没法预防啊。比如说青霉素过敏,皮试也做了,正常程序也走了,还出现了问题,那你说(怎么办)?而且,药的事⋯⋯个体差异很大,张三用了好,李四不一定行,99%的人用了都没问题,就她一个有问题,你说这个怨谁呀?这没法预防啊,我们都在安全用药、安全剂量,按正常程序走,你说她还出现问题,怎么办呢?医生不可能有病不给她治疗的。”
中医一附院医政科赵敏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对此事作了解释,他说“这个事情本来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就是用了一个药物,产生了药品不良反应,可能牵扯到一些服务和沟通的问题。我们的领导,都到他家去过几次……就是一个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当然还有一个,那个‘他汀’用药(指舒降之),引起的肝功能损伤。我们从适应症和用法上,没啥问题……因为药品不良反应比较多,我们是医院,面对患者,我们也是药品的受益方,所以我们首先就去积极处理……但这个事,目前搞得没完没了。”
其三,关于科研用药。
受访者均明确对此事进行了否认。
邵静说:“她来住院的时候,高脂血、高血压,然后有冠心病、心绞痛⋯⋯不说强化降脂,那普通降脂是必须的,我们给他用的这个舒降之,是“辛伐他汀”,是“默沙东”这个公司(生产的),全球销量是十大处方(药)之一,而且这个药是国际上使用的药,没有什么试验药,在哪个医院都不试验,这个是国际用的药,怎么会是试验药呢……他走医疗鉴定的时候告过这个事嘛,他非说这个药是试验药,给她用了(造成)肝损伤,但是他又提供不出来依据。”
该院医患协调部主任邓太和对记者说:“他(指常呈斌)说的那个药物,属于正规上市药品,各大医院都在应用,我们医院从来没有用过那些没有上市的药,我们医院的药都是通过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的正规药品。你到网上可以查,可以到各个医院去看看。”
其四,关于病历与笔迹。
受访者均以“已经走入笔迹鉴定和司法程序”为由而回避。
邵静说:“这个笔迹鉴定已经进行了,还没有出结果,出了结果我们再说好不好?他非说我们模仿她的字了,我们怎么能模仿她的字呢,这不有笔迹鉴定么,现在正在鉴定。”
邓太和说:“这个现在已经走入司法程序,在做笔迹鉴定。她说那个签字不是她的签字,说那个病历是个假病例,这个需要公安部门司法鉴定结果出来以后再说。”
其五,关于常呈斌的动机和身份。
赵敏指出,“常呈斌以前是人大的副秘书长,这个人啊,我单方评价不合适,一个退休的老干部……整个过程绝对不能听他单方面的意见。……在事情的处理过程中,他经常用一些行政方面的东西,来干预我们处理事情的原则和方法。”
邓太和也说,“因为有好几样药物没有给他按医保走,他的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恨上了我们主任。因为有些药走不了医保,医保药都有一个基本框架……这个人很厉害的,他在河南省内的公检法……通过各种途径对法院施加压力。”
邓太和还说,“这个人(指常呈斌)原来是省人大的秘书,退休了,很狂。他是什么目的?他说,我就是要把她(指邵静)搞臭,把她搞下台……这是作为一个人大的老干部,就这样的态度?他还以省人大的名义,四处散布谣言,到法官、到省纪委到处去活动,然后通过他们对法院施加压力。……别人(告诉我)说,他对我们院长说,你算老几啊,你当不当院长我都可以免你。很狂。”
随后,记者还试图与熟知情况的原医患协调科高主任联系,未果。
本刊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