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网贴曝游客在清华校园随地乱丢垃圾(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四川在线  2009-08-04 16:10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游客在清华大学西门留影

  暑假期间,各地旅游升温,去清华、北大的游客也逐渐增多。近日,一组游客在清华校园各景点游览的照片在网上热传,引起网友争议的是,游人来来去去后,留下的满地垃圾。此情此景让网友多少开始理解北大当年关闭接待团体游客通道之举。

  游人离去清华大学一片狼藉

  8月1日,新浪论坛上一则网帖《心痛!我可怜的清华大学哦》开始在网络上热传。从帖子内容可以得知,发帖人“北角山妖”是北京本地人,他一位朋友带着小女儿从美国回来,一定要看看清华北大,他义不容辞当上临时导游。就他所知,每到夏天,北大清华两个园子里,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这很可以理解,就好像我们去英国要到牛津剑桥看看一样。”

  来到清华大学,这里的游客非常多,发帖者把自己看到的场景拍了下来。从照片看,朱自清留下美文的荷塘、著名的清华园牌坊、清华大学西门……每一个地方都站满了游人,大家争相留影纪念,俨然一个旅游胜地。清华大学门口,有卖香烟的、卖水果桂花糖的、卖劣质明信片的,如早市一般热闹和嘈杂。“北京人形容人多,有句土话,叫做乌秧乌秧的。清华园子里的游客,用乌秧乌秧来形容,有过之而无不及。快到晚7点,依旧不停地有团队进入清华。”

  在发帖人看来,清华游客多已是常态,真正让他“震惊”的是游客离开后留下一片狼藉:清华大学西门,地上到处是丢弃的垃圾,清澈的荷塘水面上,漂浮着一次性纸怀,荷塘旁边也满是冰棍包装纸和竹签等垃圾,“如此景象,还是大家一窝蜂过来想看到的清华么?”

  网友热议真要把校门关起来?

  2006年7月,北京大学相关部门发出通告,称北大校园不再对小学生及成人旅游团开放。立即在坊间引起轩然大波。在反对者眼中,它不仅意味着北大校园已经向为数不少的游客竖起了“免进牌”,更重要的是它有违大学的风度甚至社会资源公平、公正利用的原则。

  而面对这一片狼藉的清华,很多网友表示开始理解北大的决定。网友“小鱼”跟帖:“面对满地狼藉,无言。还是跟北大一样,把校门关起来吧。好好的校园,被糟蹋成这样,让人痛惜。”“看来,学府一旦成为闹腾腾的旅游点儿,对学府的精神与气质都是一种伤害。”网友“东山栖鸿”说。

  不过,更多的网友看来,清华北大的做法没错,关键责任在游客。“北角山妖”在帖子的最后就提到,当初北大关闭接待团体游客通道,引起非议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而不仅仅是北大人的北大。他认为,此话或许有道理,但反过来想,“既然是全国人民的清华北大,又有多少人真把它们当自己的家园子呢?有多少人会在自家厅堂里,把废纸、冰棍儿纸、废水瓶儿、甚至果皮、饭盒随手乱丢呢?”网友“东方橄榄树总结:“一叶知秋。从清华的遭遇可以看到中国离真正的文明大国的路还很长。老老少少的中国人的公德意识和文明习惯还差得太远。”

 
 编辑:陈晨 来源:四川在线  2009-08-04 16:10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