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马嵬坡杨贵妃墓
老城隍庙是小商品市场本报资料照片记者王警摄
沐浴在蓝天白云下的西门本报资料照片记者王警摄
当时百姓俗称的“鬼市”
一部《废都》既是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写照,也能从中看出上世纪90年代初西安人真实生活场景。《废都》里人物一举一动中都卷携着西安的城市地理,主人公生活、娱乐的场所西安人熟悉,吃食、风俗西安人也熟悉。通过这些故事以外的细节,让我们重新发现《废都》,看贾平凹向世人勾勒出的生机勃勃的西安世俗生活图……
杨玉环墓:故事由此开始
这也是这部40万字作品中出现的第一个地名,虽然不在西安市内,但《废都》里的故事从杨玉环墓开始:小说主人公庄之蝶和孟云房凭吊杨玉环墓地后,“见许多游人都抓了一包坟丘的土携在怀里,甚感疑惑,询问了,才知贵妃是绝代佳人,这土拿回去撒入花盆,花就十分鲜艳”。
庄之蝶带回家的土兀自未经播种,长出了四朵异花,这四朵花代表的是贾平凹笔下的京城四大文化名人还是庄之蝶身边的四位女人,只待读者去揣摩品味了。
城隍庙:西安人不变的购物习惯
城隍庙商场在小说中只出现过一次,是牛月清为了解除丈夫因为官司缠身的烦闷,去这里为他购买红内裤,也体现了西安市民的购物习惯。
贾平凹对此处的描写却较为详尽,展现的是“现实版”的老城隍庙商场的样子,当然,和现在大家所能看到的城隍庙商场是完全不一样的。城隍庙商场改建后,焕然一新,以前阴暗的巷道已经没有了踪迹,取而代之是新建的仿唐建筑。老城隍庙商场的样貌:“城隍庙是宋时的建筑,庙门还在,进去却改造成一条愈走愈凹下去的小街道。街道两边相对着又向里斜着是小巷,巷的门面对门面,活脱脱呈现着一个偌大的像化了汁水只剩下脉络网的柳叶儿。这些门面里,一个店铺专售一样货品,全是些针头、线脑、扣子、系带、小脚鞋、毡礼帽、麻将、痰盂、便盆等乱七八糟的小么杂碎。”
西门里:低洼地变繁华闹市
因为小说中庄之蝶有较长一段时间居住在双仁府的岳母家,所以他经常会去离家不远的西门一带,西门也是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地点,书中还提到西门内低洼地改造、暴雨导致西门里积水严重市长亲自治理等。庄之蝶因为官司缠身,便会去这一带散心,后来市长治理西门里积水时,还曾专门让庄之蝶写文章记录治理积水的过程,庄之蝶也因此耽误了官司。
贾平凹对这一地带也下了功夫了解,对这一地带的历史也在书中做了阐述,讲出了西门里民间传说的几个市井故事:低洼区的过去是怎样的有着几家妓院;哪一处原是住着一个弹棉花的;哪一处是陆家辣面店的……
而现在的西门里低洼地带早已不存在,留下的只有白鹭湾、北马道等地名,店铺、大型超市林立,下雨积水也顺畅地沿下水道流出城。庄之蝶要散心,便可直接去景色不错的环城西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