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记者 乔静)8月11日上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结果,陕西省环保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李孝廉将介绍相关情况并现场回答记者提问。
上半年全省环境质量呈好转态势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上半年据全省10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全省空气环境质量总体略有好转,10个地级城市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平均为1.99,较上年同期下降0.15,下降了7%。其中可吸入颗粒物上半年日均浓度范围为0.040~0.127mg/m3,平均为0.093mg/m3。与上年同期相比,浓度下降0.001 mg/m3;10个城市二氧化硫上半年日均浓度范围为0.019~0.097mg/m3,平均为0.047mg/m3,与上年同期相比,浓度下降0.001 mg/m3,其中榆林、铜川、安康日均浓度明显下降;10城市二氧化氮上半年日均浓度范围为0.018~0.058mg/m3,平均为0.032mg/m3,全部达到国家二级年均值标准(0.08 mg/m3),总体浓度与上年持平。13个开展降尘监测的城市降尘均值范围为6.42~33.01吨/平方公里·月,平均为13.83吨/平方公里·月,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尘量下降0.38吨/平方公里·月。酸雨频率有所下降。
空气质量日报显示,城市优良天数为141~180天,有5个城市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增加,榆林市增加天数最多为18天。其中西安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的天数为154天,较去年同期减少4天;宝鸡157天,较去年减少8天;咸阳161天,减少7天;铜川169天,较去年同期增加6天;渭南143天,较去年减少了20天;延安141天,减少了21天;榆林158天,增加了18天;汉中171天,增加1天;安康180天,增加4天;商洛178天,增加11天。
---水环境质量
2009年1~6月与2008年1~6月比较,6条主要河流的综合污染指数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渭河,其次是无定河和延河。其它河流基本持平。
6条河流的40个监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57.5%。Ⅳ类至劣Ⅴ类水质占42.5%。其中:Ⅰ类水质断面3个,占总断面的7.5%;Ⅱ类断面13个,占总断面的32.5%;Ⅲ类断面7个,占17.5%;Ⅳ类断面8个,占20.0%;劣Ⅴ类断面9个,占22.5%。满足水域功能标准的断面28个,占总断面数的70.0%。不符合水域功能标准的断面12个,占30.0%。与上年同期相比,符合Ⅰ类水质的断面增加1个;Ⅱ类水质的断面减少了1个;Ⅲ类、Ⅳ类水质的断面各增加1个;Ⅴ类水质的断面减少2个;劣Ⅴ类水质的断面与上年同期持平。
渭河干流水质若以化学需氧量分析,水质已有很大改善,就高锰酸盐指数看,13个监测点位中,仅有3个为劣Ⅴ类。潼关出省断面已降至Ⅳ类,但以氨氮分析,13个监测点位中,有9个仍为劣Ⅴ类,出省断面也为劣Ⅴ类。国家考核北方河流目前仍以化学需氧量为主。与去年同期相比,Ⅱ类水质与去年持平,Ⅲ类水质增加了1个,Ⅳ类水质减少了1个,劣Ⅴ类水质与去年持平。水质类别无明显变化,但污染物浓度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