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生态公厕遭遇尴尬 女保洁员教男同志上大号(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浙江在线(杭州)  2009-08-14 08:37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浙江在线08月14日讯动辄十几二十万元一座的“生态公厕”听起来很时髦,很环保,但在杭城出现8年多来,“生态”效应却发挥得很有限,更多是市民的一片质疑声。政府花大价钱投入建设的“生态公厕”如今已入尴尬境地,主管部门不得不想方设法对其进行改造,颇感无奈。

  “生态公厕”为何举步维艰?昨天,记者展开调查。

  调查     

  女保洁员教男同志上大号

  昨天下午,石桥路生态公厕门口,已经拉起了隔离带,厕所里堆满了刚拆封的新便池。尽管公厕已经停止使用了,但还是能隐约闻到一股臭气。

  陈香清是生态厕所的保洁员。她笑称自己除了搞卫生,干得最多的活,就是教别人如何“上大号”。

  陈香清说,生态公厕和一般公共厕所不同,上厕所的人一定要蹲对位置,厕所才能“生态”起来。

  “便池上方有个红外线感应器,人一蹲下,便池下方的铁板才会打开,粪便才能直接落到下面的化粪池,”陈香清解释,“有些市民没蹲对位置,铁板就打不开。方便后,生态厕所就成了没有水冲洗的普通公厕,我还得拿脸盆去水池接水,再冲干净。”

  为保证生态厕所的清洁,每次有人来,陈香清总是不厌其烦地把生态厕所的使用方法说一遍。“有个男同志,每次方便完都把便池弄得很脏,那天我实在忍不住了,就跟着他一起进了男厕所,手把手教他应该怎么蹲,那男的可能是被我吓到了,紧捂皮带往外跑。”陈香清无奈地说。

  生态公厕使用太不方便

  本以为生态公厕工作轻松,没想到却成了如厕的“指导员”,陈香清多次向领导反映公厕使用不方便,所以才有了这次整改。

  江干区公共厕所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戴仁杰告诉记者,当初在石桥路上建生态公厕,是为了方便附近居民和三里亭蔬菜市场的摊主。厕所改造后,还是生态厕所,只是便池上多了根水管,可以用水直接冲洗。

  “石桥路生态公厕是通过微生物,将粪便分解成水和空气,但因为有些市民的使用方法不正确,需要保洁员再用水冲洗便池,微生物一旦碰到水,就会失去分解作用,生态厕所也就徒有其表了。”戴仁杰说。

  所以在便池上加了水管后,环卫部门还要对化粪池里的微生物进行调整,要让它们不怕水。

  “免冲洗的生态公厕,装上水管,可以用水冲洗,那跟普通公厕还有什么分别?”市民杜先生对石桥路生态公厕的改造方案表示费解。

  运河边生态公厕臭气熏天

  在运河边的京都苑附近,也有一个免冲洗生态公厕,外形像一个电话亭,男、女各一间,还有一个是堆放卫生工具的工作间。

  一打开女厕所的门,一股臭味就迎面扑来。因为没有水冲洗,便池里污秽不堪。

  家住在京都苑的沈大妈说,因为这个生态公厕就建在公园边上,所以早晨锻炼、傍晚散步的市民用得比较多,白天只有附近农贸市场的摊主会来用一下。

  “当初建生态公厕时,我就在纳闷,厕所不用水,怎么清洁呢?”沈大妈说,生态公厕的确节约了用水,但厕所的保洁问题却一直很难解决,好像有点得不偿失。真搞不明白,这生态厕所究竟“生态”在哪里?

  流水苑的林先生告诉记者,免冲洗的生态厕所,就像乡下田间的露天茅坑,气味重,卫生差。“特别是夏天,不用开厕所的门,就能闻到阵阵恶心的气味,还不如普通的公共厕所来得干净。”林先生说。

 [1] [2] 下一页
 
 编辑:陈晨 来源:浙江在线(杭州)  2009-08-14 08:37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