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大巴撞死爷孙俩续: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俩部门互推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09-08-15 06:37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公安交警部门:“这些标志设置不由我们负责实施,由交通部门实施,我们负责提供安全隐患点。”

  公路交通部门:“我们是公路的养护单位,不负责设置减速带、红绿灯、斑马线等安全警示标志。”

  华商报讯(记者 郭魂强) 西安环山公路安全隐患早都有发现,但因由谁来投资建设安全警示标志,交通部门、交警部门各有说法,交通部门说他们是养护维修单位,而交警部门却说应由交通部门来实施。

  交警队再次入村散发宣传单

  自2005年西安环山公路开通后,该条线路上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引起多方关注,为此西安市安监、交通、公路、交警等部门曾召开过协调会,完善了道路上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隐患大大减少了。

  但近两三年,随着通村公路的快速发展,西安环山公路两边村庄原来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而直接和环山公路相连接,于是造成村路和公路安全警示标志严重缺失,给村民出行埋下安全隐患。“这些问题我们早就发现了,多次给有关部门提交报告,今年初就把108国道户县段、西安环山公路户县段事故多发点上报给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局、户县安监局等部门,希望尽快采取措施限制车辆快速行驶……”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有关负责人说:“这些标志设置不由我们负责实施,而由交通公路管理部门实施,我们负责提供安全隐患点。”

  昨日,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再次入村向村民散发宣传单,提醒安全出行。

  据悉,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车速太快,村道没有安全标志等。

  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出面协调

  “我们交通公路管理部门是公路的养护单位,不负责设置减速带、红绿灯、斑马线等安全警示标志,这些由公安交管部门实施……”昨日下午,西安市交通局有关人士解释道。该人士反复说,他们没有推卸任何责任,公路在建设时,施工单位按照图纸修建好了过村镇、道桥、河流的安全警示标志,而等公路交付使用后他们只是维护好原有的设施,还有对路面、路基、边坡等基础设施进行维护。

  此前,他们为了道路行驶安全,在国道、省道上设置减速带,但后来国家交通部下发文件要求拆除减速带,设置减速带是交警的事情,他们也只好照此执行。

  西安市公路局养护科负责人介绍,他们的职责就是养护公路,原来公路上有什么标志他们确保完整,如果丢失、破损他们就要补。

  从前年开始,他们对西安环山公路每个道口设置警示桩,高80厘米、红白相间,每个路口2至4根,截至目前共设置1650根。在村道和公路交接处,他们主动帮助村民用卵石铺设减速带,大大减缓了村道车速。在安装减速带时,有些村民还不理解,“减速带影响他们出行,自行车或架子车经过时不方便”,目前这种情况村民理解了很多,这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实在太遗憾了。

  在采访中,公路部门和交警部门对已建成的公路安全警示标志设立各执一词,都认为不该他们出面解决。但同时双方都提到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出面协调,安监部门牵头共同协商研究才能解决问题。

 
 编辑:柴永兴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09-08-15 06:37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爷孙俩被大巴撞亡续:50多个村口急需装减速带   09-08-14 04:35
·爷孙俩被大巴撞亡 车上51人被家属困7小时   09-08-13 05:17
·爷孙俩被大巴撞死 家属围困51名乘客7小时   09-08-13 04:34
·爷孙俩被旅游大巴撞死 家属围困51名乘客7小时   09-08-13 03:58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