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避险
百余游客撤离河道
“我们一行六十余人当时正在下游的河道里戏水,听到警报和扩音器里传来的山洪暴发信息和撤离警告后赶紧上岸。不到20秒,一米多高的山洪浪头就从上游冲了下来,小孩子都吓哭了。”西安游客刘先生昨日给记者讲述山洪来时的情景时,仍惊魂未定。“我们先是听到了轰隆轰隆的响声,随后看到一名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在岸上呼叫我们赶紧上岸。我们刚刚离开河道就看到洪水中夹杂着树木、石块喷涌而至,当时都吓傻了!”当时带着一家5口正在蒿沟风景区河道内游玩的张先生称,幸亏村民及时呼叫,一家人才没被洪水冲走。据悉,当日骑摩托车叫张先生一家上岸的小伙子是蒿沟村村民夏木春,得知山洪暴发的消息后,小伙子立即骑车沿河道将二十余名在河道内游玩的游客及时叫上岸,使大家逃过一劫。
据悉,当时有百余游客听到山洪暴发的信息后,及时撤离河道后,才幸免于难。
事件反思
折射开放性景区安全隐患
“蒿沟村是一个开放性的风景区,由于植被保持状况好,山区风景优美,经常有西安等外地游客前来避暑游玩。但如何保证游客的安全,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大难题。”据宁陕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讲,随着道路等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前来广货街度假的游人逐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经济和宁陕旅游业的发展,很多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但由于该地区整体旅游开发正在规划实施阶段,旅游软硬件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建设完善,目前该地区的旅游软硬件设施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安全防范措施和接待能力等。因为它是一个开放性的景区,严格意义上讲算不上旅游风景区,因为进入这里的游客不需要购买门票和保险。”这位负责人称,对于开放性景区的安全管理目前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一大难题。
据了解,类似上述开放性的景区在秦岭南北麓还有很多,尤其是秦岭北麓靠近西安城区,这里更是西安市民周末休闲度假和消暑的首选之地,也因此,这些地方的农家乐旅游日渐火爆,一些没有纳入规范管理的景区甚至一些位置偏僻但景色宜人的山谷,往往成为一些游人的去处,而安全隐患也由此产生。所以,要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除了当地旅游管理等相关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和景区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外,游客的旅游安全知识的储备和防范意识的提高也尤为重要!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俞刚赵伯平采写整理
新闻链接
夏日出游遇灾害该怎么办
山洪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应该注意避免渡河,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防止触电。
雷电携带非金属的防雨用具,如塑料雨衣、木柄或塑料柄雨伞,不要在巨石下、悬崖下和山洞口躲避雷雨,最好不要在大的树枝下扎营,如果在成片的树林里,可以临时在树林的中间部位蹲下,但不要在特别高的大树下,也不要站在树林边缘的树下。如果在小艇上,应马上上岸,即便是在大的船上,也应躲到甲板下的舱内,不要接触任何金属物品。
滑坡、泥石流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如听到远处山谷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声,看到沟谷溪水断流或溪水突然上涨,坡有变形、鼓包、裂缝等,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征兆。野外露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上面爬,绝对不能沿着泥石流沟谷下游方向走。
国内外自助游灾害事件回放
-2009年6月13日,5游客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西栅子村附近登长城时被雷击,其中一夫妻坠崖亡,另3人受伤后获救。
-2008年8月,广西南宁市23名“驴友”在大明山突遇山洪,8人被洪水冲走,其中3人不幸遇难。
-2008年8月,法国一名50多岁的父亲和儿子攀登位于科西嘉岛2706米的钦托山,突遇恶劣天气,第二天凌晨,两人被发现冻死在钦托山上。
-2008年5月,几名参加新疆狼塔穿越活动的“驴友”在归途中遭遇泥石流袭击,造成1死4伤。
-2006年7月,广西南宁市13名“驴友”相邀在断流的山谷河床中露营,夜间山洪暴发,一名女孩被洪水冲走身亡。
相关报道:
户县民警携8名亲人旅游遭遇山洪 已找到5具遗体
陕西宁陕山洪暴发冲走十名游客 致六死四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