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时尚报》支招:
这么做杜绝酒后驾车!
除了主观上加强安全意识,一些客观的强制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帮助杜绝酒后驾车?我们征集了广大读者意见,来支招:
●绝招一:停车场门口增立吹气设施,如口气中有酒精含量,停车场不放行。
●绝招二:汽车厂商在发动系统增加酒精检测系统,如果超标,无法发动车辆。
●绝招三:大力发展“酒后代驾”行业。所有从业人员在公安局处备案。
●绝招四:在餐馆和酒吧门口泊车时,由泊车小弟保管车钥匙。出门时车主如有酒气,钥匙不发放。
●绝招五:酒吧区方圆五公里内不许进私家车,由酒吧区提供班车接送客人。
铁血手腕不如怀柔政策
目前,相关职能部门对酒后驾车的惩罚措施不可谓不严,对酒后驾车者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以及所要承担的后果不可谓不严。但是实际情况却是:酒后驾车行为并没有得到根治,甚至在某些地方、某些时段的酒后驾车行为反反复复,愈演愈烈。这与我国的另一国情“集中整治”不无关系:对某一时断、某一地区的酒后驾车行为集中整治,那么“集中整治”过后呢?
“集中整治”并不是我要说的重点。中国有句简单的古训:“堵”不如“疏”,当严惩达不到目的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其它办法。对于避免酒后驾车,曾经有些城市出现了“酒后代开”的业务,但由于缺乏管理、缺乏推广等原因,这项对避免酒后驾车有着积极作用的业务难以开展。另外,几年前有保险公司推出的“酒后驾车险”因为被认为太过负面而被搁浅。
其实,只有当“铁血手腕”和“怀柔政策”并驾实施时,才是杜绝酒后驾车的最有效办法。另外,对于“酒司机们”,希望你们在酒后驾车前多想想在家中的父母、妻子和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