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环山旅游路存安全隐患 读者质疑公路设计缺陷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09-08-18 05:25    进入论坛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华商报讯(记者郭魂强)西安环山公路频发交通事故已引起户县政府高度重视,户县政府将专题给市政府汇报,并协调省市交通部门尽快完善道路安全警示标志,确保环山公路交通安全。

  是个老问题,四部门曾“把脉”

  据了解,西安环山公路(107省道部分)2004年12月26日全线贯通,横穿长安区、周至县、户县3个区县,全长170多公里。仅2004年发生交通事故384起,死亡41人,主要因道路标志不完善造成,曾一度引起西安市有关部门重视。

  2005年3月9日,西安市安监局、公路局、交通局、公安局交管支队4部门查看107省道后,研究决定,给环山公路设置部分多元化标志、标线以及减速标牌;在大的十字路口设置交通指挥信号灯;给各个路口20米外装上减速带;通向乡间小道的50米外设置减速标志,提醒过往司机注意小道行人出入;建立道路交通状况监控中心。

  据悉,西安市交通局曾专门拨出300万资金对环山路的交通设施进行完善,“但这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出行安全需求,村道口太多”,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有关民警说。

  律师警示标志应由交通部门实施

  据介绍,户县交警部门曾多次给县政府、县安监局、市上有关部门报告,希望及时设置减速带或警示标志,但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主要争议是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该由谁家牵头、出资设立?

  “道路安全警示标志应由交通部门实施”,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小东说,《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发现已投入使用的道路存在交通事故频发路段,或者道路配套设施存在交通安全严重隐患的,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并提出防范交通事故、消除隐患的建议,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赵小东认为,法律规定很清楚,发现前款情形,“危及交通安全,尚未设置警示标志的”,应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而不是其他部门,“及时采取安全措施,疏导交通,并通知道路、交通设施的养护部门或者管理部门”。

  多部门关注,事故仍不断

  “我们将给市政府专题汇报环山路道路安全问题,并尽快采取措施完善警示标志,确保安全……”昨日下午,户县副县长丁景玺说,“因为这条道路是省市管理,要设立警示标志需要协调省市交通部门,近日我们将给省交通厅、市交通局汇报。”

  今年4月29日,西安市安委会要求各县区政府做好交通事故易发路段整治工作,至少确定1-2条危险路段作为整治的重点路段,各县区安委会办公室对已确定的路段,责任到人。

  昨日,户县安委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他们已将环山公路列入交通事故易发路段,并督促有关部门尽快整治。然而,就在多部门长时间关注、整治期间,该路段事故接连不断,让人痛心。

  有读者质疑公路设计有缺陷

  户县热心读者李红生认为,环山路车祸频发,最根本原因在于公路勘测设计严重缺陷所致,环山路随地势而修,太自然了,有的地势高低落差大,行车目标难掌握。明知出村通道多,为何该修桥的不修,该修涵洞的不修,该封闭的不封闭呢?“现在的环山路上,有些车辆车速行至100多公里,严重超速,道路两边没有明显交通标志,不出事才怪呢!”

 [1] [2] 下一页
 
 编辑:朱羽喆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09-08-18 05:25
 <v:imagedata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