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在凤翔县医院,大多数中重度铅中毒儿童选择保守治疗本报记者王智摄
作为儿童血铅超标的主要污染源,东岭冶炼公司17日全面停产,包括不在铅锌冶炼范围内的焦化车间。
地处凤翔县长青镇的东岭冶炼公司,包括配置在一起的铅锌冶炼和焦化两个生产项目。8月6日,本来就在停产大修的铅锌冶炼项目,被宝鸡市环保局要求停产整改,但其焦化生产并未停工。8月15日晚,宝鸡市环保部门再次责令东岭公司停止冶炼生产。然而,东岭冶炼公司的“半生产”状态,仍然引发周边群众猜疑。
8月16日晚,环保部门给东岭公司下达了停产通知书。8月17日,东岭冶炼公司宣布全面停产,包括不在铅锌冶炼范围内的焦化车间。由当地群众组成的监督东岭停产小组深入厂区进行督促。
17日下午,宝鸡市市长戴征社在长青镇听取“涉铅”村民代表意见时表示,在长青工业园区环保技术和标准得不到保证,民众的健康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政府不会允许东岭冶炼公司重新开工。据新华社L譻〇
医治
举全省卫生之力治疗患儿
本报讯(记者周沐辉)近日,省卫生厅厅长刘少明赴宝鸡看望医疗救治专家,听取有关专家关于凤翔儿童血铅中毒事件医疗救治工作情况的专题汇报,对进一步完善医疗方案、做好救治工作进行了指导,要求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确保血铅中毒儿童早日康复。
刘少明表示,省卫生厅在接到宝鸡市和凤翔县请求支援的报告后,迅速派出西安市中心医院医疗专家组。卫生部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相继派出疾病预防控制专家组、医疗救治专家组深入凤翔县协助开展工作。
刘少明说,要教育广大医务工作者站在讲大局、讲政治、保稳定的高度,确保每一个中毒儿童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要举全省医疗卫生之力,通过规范、科学的治疗,使患病儿童早日康复。要千方百计做好医疗安全工作,确保万无一失,给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监测
全省检查涉铅、汞、砷企业
公开招聘评价单位对长青工业园区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
本报讯(记者郝蕾)省环保厅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评价单位,对长青工业园区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上获悉,我省还将启动全省范围内涉铅、汞、砷等企业环境情况的专项检查。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业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情形的,原审批部门可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并根据结果采取改进措施。鉴于此,将首先启动对长青工业园区的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省环保厅将借鉴国家环保部曾经的做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评价单位,若评估结果认为园区再不能进入其他项目的,将以后评价结果为准。据悉,省环保厅随即将向长青工业园区发出相关通知并在网上公布,省内有资质的单位即可参加招标。
涉铅企业在我省不止一家,省环保厅将以此事件为解剖对象,为全省此类企业防止铅污染问题提供研究依据。省环保厅还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对涉铅、汞、砷等企业环境情况的专项检查。
省环保厅副厅长王新荣表示,凤翔县环境监测部门由于设备落后,没能落实日常监管工作,省环保厅决定给凤翔县环境监测站拨50万元资金,用于尽快购置设备,武装监测手段。
搬迁
昨日凌晨新址通过评审
本报宝鸡讯(记者王卫平王智)昨日凌晨1时许,宝鸡市规划局、环保局、国土局、气象局等单位专家对长青工业园区核心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了评审,在提出了修改意见后原则上通过这一规划。不久的将来,受此次血铅事件影响的村民将住进该区域。
据悉,该规划是在长青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基础上编制的,规划区用地110.6公顷,建设用地107.9公顷,可安置900多户,人口规模5000人,其最大特点是远离铅污染区。
凤翔县相关领导和部分群众代表参加了评审会,副县长张国栋要求县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协助设计单位修改好规划,认真听取搬迁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更完善,并很快付诸实施,让群众尽快搬到新址。
延伸
否决暂缓34个重污染项目
本报讯(记者郝蕾)记者从昨日的全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上获悉,在2006年至2008年,全省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正式否决或暂缓审批了34个重污染项目,因项目布局、选址、工艺等方面存在问题而暂缓审批建设的项目达100多个,从源头上杜绝了这些带来污染的企业。今年省上安排的省级重点项目和重大前期项目就有319个,我省正在步入新一轮的项目大建设时期。省环保厅副厅长王新荣表示,在这样的“风口浪尖”,有关部门仍要坚持凡不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的新改建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项目主管部门不得立项,国土部门不得批地,金融机构不得贷款。
职业卫生检查开始
本报讯(记者郝蕾) 8月起至10月底,省安监局、省卫生厅和省总工会将联合开展职业卫生专项监督检查,着重检查尘毒危害严重的企业。
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将主要检查企业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及近年职防工作基本情况;企业作业场所粉尘和有害物质的检测以及防护设施和现场管理情况;对尘毒源(点)、要害部位和关键环节全面检查,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对重大职业危害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力的,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检查中若发现尘毒危害严重、职业病高发的企业,要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要提请当地政府依法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