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志刚简历
温志刚今年51岁,1979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最早在西安灞桥分局当民警,后任秘书科副科长、派出所所长;1986年调任公安碑林分局副局长;2002年调任公安莲湖分局副局长;2003年调任户县公安局局长;2007年11月调西安市公安局户政处任处长至今。
“民警也开始上网喊冤了!”名为《西安市户县103名干警联名举报公安局长温志刚侵吞血汗钱》的帖子,16日在天涯杂谈板块出现后,引来大量网友的关注,短短几天,点击量就已超过20432次。
“许多房屋无法居住”
网友“刘逸明”在帖子上说,2003年11月,户县公安局为解决干警住房问题,开始集资盖房。2005年家属楼已竣工,但直至2007年才交付使用。紧接着,大家发现久违的家属楼“因为质量不达标,至今许多房屋无法居住”。
帖子称,“总投资上亿元的金盾小区建设工程不招标”,而是局长温志刚承包给其好友的公司建设,这才引发房屋质量问题。为此,先后有103名干警联名举报温志刚,并附上签名。
发帖人为了证明所言属实,还在帖子后面附上了20多位干警的联系电话以供查询。
“这不是个别问题”
昨天下午,记者拨打这些查询电话,部分电话处于关机状态,但也有打通电话的民警接受采访。一位从警20多年民警老A(化名),他承认确实与100多位民警早前曾联合签名举报过温志刚。老A说,他的房子从住进去就开始出现厕所漏水等问题。
另一民警老K(化名)印证了这一说法:“漏水、墙面裂缝等房屋质量问题不是一户两户的个别问题,很普遍。”他说,而且这些房子现在还没有房产证,为此“已经有几十户居民起诉到法院。”
“民警为此债务缠身”
帖子上重点提及的一点是:户县公安局的金盾小区办理了经济适用房的指标,县政府也减免了各项收费,但“干警们实际付出的钱远比非经济适用房高,与金盾小区同期盖的房有甘亭镇家属楼、户县一中家属楼,都是每平方米950元。公安局收取民警每平方米1200元。”
提起因此加重了的还房贷负担,老K有点激动:“我们交钱买房的时候,局长温志刚曾在全体干警大会上向我们明确承诺,房价不会超过每平方米800元的,但最终的价格成了每平方米1200元,这一下子就多了400元。当时年轻干警月工资不过六七百元,老干警们也是过千元而已。”
帖子称:“大部分民警因房价远高于社会房价而不得不向银行贷款,致使债务缠身。”老K称,自己当年为交清房款,向亲友借款六七万元买房,还向银行贷款5万元,现在还有过半的钱没有还上,可房子还有问题。
房子的价格、质量以及无房产证等被记者采访的多位干警提及。记者试图从这些干警处联系发帖人“刘逸明”,一名干警说,“那民警年轻,很多事他也说不具体的,要核实,找我们就行了。”
帖子还称,“这次建房共收取民警现金9700万元,而小区12栋楼建设总费用为5182万元,其余4000余万元去向不明。”2007年,他们曾要求温志刚公布建房账目,但直到当年温调离也未予以公布。认为温有“借盖楼之机,大肆敛财”之嫌。从去年开始,100余名干警陆续开始向各级纪委反映过此事,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温志刚回应
组织已调查个人不便说
昨天下午3点半,记者拨打已转任西安市公安局户政处处长温志刚的手机。记者刚一报明身份,他便很客气地回应说:“这件事你还是和单位组织上联系吧,组织上已经调查过了,单位对媒体宣传也是有纪律的,我个人不便多说什么。”
《西安晚报》供稿
西安市公安局
工作组已进驻户县
西安市公安局昨日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昨日西安市公安局工作组已进驻户县公安局,将对举报的问题进行核查。
西安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政治部宣传处处长钱百运介绍,为维护民警的合法权益,严肃公安机关的纪律,公安局党委决定:由局纪委监察室派出工作组,下午就进驻户县公安局,对该帖举报的问题,特别是此前没有反映的新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决不袒护。
钱百运介绍,早在去年8月,西安市公安局纪委就接到上级纪委转来的相关举报材料,在西安市纪委的领导下,已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过调查,结果未发现温志刚存在举报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并将调查情况以书面形式向西安市纪委进行了汇报。昨日组织的工作组,是第二次就举报事件进行调查。
据介绍,温志刚在去年接受组织调查时,态度很积极,完全接受组织调查,很配合。而103名干警的身份是否都属实,市公安局初步调查称“应该没那么多”。
网友热议
警察也上网维权,新鲜!
记者在“天涯杂谈”上看到,截至昨日傍晚7点多,帖子的跟帖量已经达到了230余篇。“怎么警察也有憋屈的时候?”“警察也上网喊冤了!”这是最让网友们感到新鲜的“新闻点”。
当然,已有网友在回帖时对警察的举动报以理解和支持。
网友fuxing84330说:“欺上瞒下,滥用职权,丧失基本道德,会严重败坏党纪国法,给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相关部门应尽快给人民一个公平的交代,以示法制威严。”
网友andypupu说:“警察只是一个职业,他们有血有肉,也要生活!他们也有很多身不由己!”
也有网友站在中立的立场提出质疑。网友hae330说:“我总感到这种事不可信,集资建房质量出问题,怎么能片面断定是那个局长的问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