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
凤县境内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经地质部门勘探,现有金、银、铅、锌、铜、锑、铁、煤、石灰石、硅石、钠长石、石英石、石墨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100多种。其中铅锌已探明储量360万吨,约占全省铅锌矿储量的80%,是全国四大铅锌基地之一;黄金已探明储量40吨,远景储量百吨以上;铁矿石储量260万吨;煤炭储量506万吨;磷灰石储量2.248亿吨;水泥石灰石储量7.79亿吨;钠长石200万吨;电石灰岩372万吨;石墨储量65万吨;石英石储量290万吨,矿藏潜在经济价值在300亿元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凤县以发展矿业振兴经济总揽工作全局,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不断拉伸产业链条,形成了铅锌、黄金采、选、冶一条龙产业格局,矿业对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75%以上。县境内现有陕西省矿山建设公司、二里河铅锌矿、八方山铅锌矿、银母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宝鸡东岭锌品厂、荣达磷肥厂等十户部、省、市、县属大中型矿山企业,3户铅锌冶炼企业,183户县、乡、村小型铅锌采选企业,形成年产锌精粉100000吨、铅精粉30000吨、电解铅10000吨、锌锭9000吨、铅合金5000吨的生产能力。县境内已建成陕西四方金矿、三台山金矿、小峪河金矿、庞家河金矿4户黄金企业,年产黄金3万两,位居全省黄金大县前列。
交通状况
凤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宝(鸡)成(都)铁路穿境而过,316国道、212省道在此交汇,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境内山青水碧、景色秀丽,紫柏山生态旅游资源、辛家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嘉陵江源头风景区、陈仓古栈道、灵官峡石崖等景观都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全县城乡电话实现了程控化,开通了国际国内长途直拨和国际互联网。原三线企业搬迁后留置的大量厂房、厂址和基础设施保存完好,可供开发利用。
经济发展
凤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改革开放以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快改革,扩大开放,走政策指引、智力开发和科技兴县的路子,确立了“四五”经济发展战略。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3.64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9.17亿元,财政收入26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0元。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二OO七年九月四日,该县城经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
名优特产
凤椒:大红袍花椒是凤县的名优土特产品,粒大、色艳、味浓、肉厚、外鲜红、内淡黄,果柄有小瓣,形似双耳,是与其它产地花椒最大不同之处。既是优质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中药,用于佐料,使肉菜鲜美,且又去腥、杀菌功能。用于中药,有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凤县栽植花椒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凤椒卓越的内在品质,被专家赞誉为"花椒之王",是凤县的名特产品。凤椒又名"大红袍"其色鲜红、粒大、肉厚、有双耳、麻味悠久、清香浓郁,素有"香飘十里"之美誉。目前全县花椒存留达到32000万株以上,年产花椒1100吨。
苹果:凤县气候适宜苹果生长,果品质量好。是省级优质果品基地。是凤县优势产业之一,苹果品种繁多,有红富士、新红星、秦冠等品种,其中新红星、红富士获省优称号。凤县是苹果适生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优势决定了苹果的优秀品质,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所产苹果果面清洁、蜡质厚、着色鲜艳、硬度大、含糖量高、耐贮藏、货架期长。目前县上已建成以凤州、平木、唐藏、双石铺为中心的苹果生产基地,可年产苹果4万吨。
中药材:凤县所产党参,狮子盘头,芦下密集横纹。皮松肉紧,质地柔润,有弹性而易折,断面黄白相间,其味清香甜。凤县药材十分丰富,有野生药材410种,既有麝香、牛黄、熊胆等珍稀动物药材,又有党参、贝母、杜仲、天麻、西洋参等价值较高的植物药材。凤党是凤县四大名优特产之一,属西路党参之中的佼佼者,系滋补精品,几百年前就远销东南亚一带。目前,凤县已建成以凤党、秦艽、柴胡等为主的中药材基地1万亩。2004年凤县药材留存面积达到4.94万亩。
食用菌:凤县食用菌是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材料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的短平快产业。全县每年产各种上栎类、灌木、剪枝、植物秸秆、玉米芯等原料近万吨,具备长年生产种菌类的可能。所产食用菌以其色鲜味美、香气浓郁、回味悠长、营养价值高、绿色无污染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现有开发出黑木耳、金针菇、反季节香菇、灵芝、茶薪菇、天麻、杏孢菇、鸡腿菇、灰树花、百鳞菇、猴头等20余个品种,年产量达800吨以上。
民间艺术品---马勺脸谱: 80年代初民间艺人将秦腔、社火脸谱绘制于木头马勺之上,凤县的民间艺术品--马勺脸谱,曾在北京、杭州、广州、西安、法国巴黎、美国俄亥俄州展出,并在中国首届艺术节“画中戏”展览,有24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