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辽沈晚报》21日报道:昨日上午10时许,在鞍山市一家银行里,满脸泪水的王刚蹲在担架前握着母亲的手低声说:“妈,不是儿子想折腾你,实在是你不来换不了这张银行卡呀。”
王刚的母亲王素贞今年76岁了,患有脑出血后遗症,瘫痪在床。王大娘是一名退休职工,每个月银行卡里都能打进去1400多元的工资,可前两天这张银行卡突然消磁了。老人的工资取不出来,家里人很着急。于是王刚拿着老人的身份证、自己的身份证和单位开的介绍信来到鞍山市建设银行鞍钢支行。可是银行的答复是,换银行卡必须本人到银行来办理。王刚说了很多好话,可银行方面依旧固执己见。无奈之下,王刚只好借来朋友的面包车,然后用担架把母亲抬到银行。
老人身患重疾,银行卡里的工资对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在银行卡出了故障,按照银行的说法,要换卡必须得本人去,老人若是行动便利倒也罢了,可老人家现在是瘫痪在床呀!为了能换卡,儿子只有用担架将老人抬进了银行,其间老人所受的折腾是可想而之的,要是因此发生了意外导致病情加重,后果恐怕是不堪设想。这一幕让人是心酸不已。
对此,银行方面振振有辞,必须本人来换卡的规定摆在那里,必须严格执行,自己只是在按程序办事,无可非议。而规定固然重要,可也赶不上人命重要吧。银行卡出故障问题究竟在哪儿尚不好判定,若是银行将客户的卡弄坏了,其凭啥还对客户指手画脚。退一步说,就算卡是正常损坏,所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若是一般情况下,严格走程序当然不错,可遇到如此特殊情况,是否应区别考虑呢?
如果当事者的家属能提供各种有效证件以及相关证明,表明当事者确实不方便自己前来,银行方面理应特事特办,准许家属代办,甚至还可以将工作做主动些,如到当事者病床前办理等。可其依旧固执己见,那不仅是不近人情了。说到底,银行方面无非是担心会因此给自己的工作带来麻烦,而若能给客户带去便利,恐怕就算有“麻烦”也是值得的。现在冷眼旁观,“麻烦”确实是避免了,可当事者却被折腾的够呛,实在是不厚道。这次当事者还能备用担架抬来,要是一位住在重症监护病房,整天离不开氧气瓶的病人遭遇这样情况,家属岂不是要请施工队将医院给搬来?
这样的事情绝非个例,银行还有诸如“出门概不负责”之类的不平等条款,而展开来说,现在一些公共行业和部门口口声声为群众服务,可定下的各种规定却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避免自身“麻烦”,至于群众会遭遇什么特殊情况就不在其考虑范围之内了,其往往会以有规定为由加以敷衍,让人苦不堪言。这样的规定就不仅是僵化呆板了,说到底也有霸王条款之嫌,有关方面不该听之任之,而应做出清理,让客户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也能得到妥善服务。
|